cuslaa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黃氏兄弟應邀前往拜訪韓岡,沒有耽擱時間,就帶了一隊人馬前往漕司衙門。
轉進漕司衙門所在的街中,就發現一條路就跟上元燈會時一般的熙熙攘攘,上千名百姓擁擠在衙門前,可偏偏就沒人敢於喧譁出聲。
怎麼聚集了這麼多人?這個問題在兩人的腦海中一閃即逝。
還用問嗎?明眼人太多了,從伏龍山傳出來的一切信息都指向有藥王弟子之名的京西轉運使,怎麼可能還有人猜不出來?
在前面鳴鑼開道的旗牌官抵達人羣前的時候,圍着漕司衙門的百姓立刻讓出了一條道來。
這羣人中不僅僅是平民百姓,還有不少在州中縣中都說得上話的士紳,一等到黃庸的馬到了面前,就抬頭高聲地喊着:“黃使君,還請代稟韓學士,如今即有治痘的良法,莫要敝帚自珍,當念生民困厄,早日頒之於衆。”
這一聲喊,惹得羣情激動,甚至有人跪了下來,一齊求着黃庸,讓他去勸說閉門謝客的韓岡。
黃庸停下馬,環目一掃周圍人衆:“諸位父老放心,本官來此正是爲了與韓學士商議此事。”
聽到了黃庸這位知州的話,人羣中立刻響起一片低低的歡呼聲,人人喜笑顏開,連聲向黃庸道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