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uslaa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專業人士到來,趙頊立刻就向他諮詢起正在討論中河北軌道。
聽了呂惠卿和韓岡的敘述,薛向沉吟了一下,便開口道:“河北的軌道,一開始的第一條,也就是韓羣牧所說第一期工程,是南北向,從京畿渡過黃河開始,一路北上,直抵真定,甚至可能再往北,抵達三關。以其轉運之速,震懾北蠻。以臣觀之,當可抵得上十萬大軍。”
趙頊連連點頭。薛向曾經在陝西任職過,負責過戰備物資的轉運,也參與過戰略戰術的謀劃,在軍事上也是有一定的水準。說起這方面的話題,也有幾分分量。
薛向讚了幾句之後,話頭一轉:“但這條軌道盡管貫通河北,可河北商貨往來的數量,遠遠比不上襄漢漕運。最後朝廷能得到的收入,不能以方城軌道爲憑據。”
韓岡不置可否,只是天子視線投過來的時候,頭微不可察地上下動了動。不是同意,只是在朝堂上做個優秀的壁花。
順暢的交通,會促進經濟的發展。要致富,先修路,這句話千年之後小孩子都知道。不過這一點,就不是現在的朝臣所能理解。不是他們才智不夠,而是他們本身的侷限性。
天下財富自有定數,不在此,便在彼。朝廷開源,就是與民爭利——這是司馬光的觀點。
如果是在以農業爲主體的社會,而且是和平了一百多年的社會,司馬光的觀點是沒有錯的。值得商榷的,也就是對“民”的定義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