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伯庸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開門見山,先澄清一下讀者看完書後可能會產生的兩個誤會:
這本書不是小說,是歷史紀實;
我不是專業的明史學者,我是個作家。
那麼一個以虛構爲業的作家,爲什麼突然要寫這麼一本非虛構的歷史紀實?
這完全是機緣巧合。
2014年我和一位喜歡明史的朋友聊天,她講到萬曆年間徽州有一樁民間稅案騷亂,過程跌宕起伏,細節妙趣橫生,結局發人深省,這引起了我的極大興趣。
聽完講述,我意猶未盡,去搜尋了一番資料,發現關於這樁案件的資料實在太豐富了。當時的一位參與者把涉案的一百多件官府文書、信札、佈告、奏章、筆記等蒐集到一起,編纂成了一本合集,叫作《絲絹全書》。在中國歷史上,很少有一個地方性事件能夠保存下來如此全面、完整的原始材料。
這樁絲絹案在《明實錄》裏卻只有一句冷冰冰的記錄,但如果把《絲絹全書》裏的細節加入其中,整個事件就立刻變得鮮活起來。裏面的鉤心鬥角,裏面的人心百態,當時官場和民間的各種潛規則,簡直比電視劇還精彩。我們看到的,是一個個有血有肉的人,是一篇篇生動細膩的故事。
這種史學意義上的“起死人,肉白骨”,已具備了文學上的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