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伯庸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到了南宋理宗年間,呈坎後羅氏的當任家主,是羅秋隱直系十三世孫羅鼐。他在主持祭禮時發現一個弊端,呈坎羅氏自唐以來繁衍興盛,四處開枝散葉,每年祭禮“老者遠莫來,來者幼莫時”,長此以往,未免怠慢了祖先。
於是羅鼐召集族中衆人,提出了一個辦法:在祖墳的外圍建起一座禪院,割出部分田地作爲寺產,請來僧人住持。一來祖墳時刻有人看守修葺,不致毀壞;二來寺內誦經不斷,香火繚繞,也等於爲祖先烘托陰德。
這種性質的寺院,被稱爲墳寺。宋代崇佛之風興盛,很多大族都選擇爲祖墳修建一座墳寺,這在當時是很流行的做法。
聽了羅鼐的建議,族人紛紛表示贊同。羅氏一族家風親厚,成員素來團結。他們有錢的捐錢,有田的捐田,實在沒錢沒田的,也會表示我家出兩個壯丁,參與營造,很快就解決了禪院基建和資金的問題。
接下來,就是找和尚了。
羅氏歷代與徽州當地大族聯姻,羅鼐娶的是歙縣程家的女人,老丈人程元鳳官至右丞相兼樞密使。羅鼐請程元鳳推薦一位靠譜的僧人,老泰山想了一下,想到在寧泰鄉仁佑裏也有一座楊幹禪院,遂推薦其中一個叫覺曉的僧人。羅鼐過去聊了一下,覺曉同意過來,索性把楊幹院整個遷了過來。
羅氏在墓右邊的開闊地修起了六間大屋,正中間供奉如來,右邊供奉后土,左邊供奉羅秋隱的牌位,再左邊則又是三間屋子,一直修到溪水旁邊的河坡,成爲楊幹禪院的基本格局。
這是個挺有意思的組合,如來是釋家的,后土是傳統民間神祇,後來被道家吸納,再加上祖先牌位,可以說是集佛道儒三家信仰於一身,應了王重陽那句話:“紅蓮白藕青荷葉,三教原來是一家。”
南宋寶祐六年(1258年),楊幹院正式建成。羅鼐又請來程元鳳,專門撰寫了《羅氏新建楊幹院碑記》,把建院的前因後果寫清楚,請祁門人方岳負責篆蓋、歙縣人方回進行書丹——這兩位都是進士出身,方回後來在元代做到建德路總管。可見羅鼐爲了建這個禪院,真是動用了不少人脈。
從此以後,羅氏祖墓旁邊多了一座禪院。僧人們日日誦祈,羅氏年年拜祭墳冢,興寺護墳。時光流轉,世勢推移。轉眼二百七十年過去,曆書從大宋寶祐六年一下子翻到了大明嘉靖七年(1528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