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伯庸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朕可不下結論,你們派人去查吧,查明白再上奏。
於是都察院派了一個叫潘洪的御史,重新去查楊安案。潘洪應該和都御史王文不是一路,居然很認真地做了調查。這位“明朝柯南”仔細比對犯人供詞,又左鄰右舍打聽了一圈,還把經手醫師找來細細詢問,最後得出結論:楊安半年前得了瀉痢,久病不愈,就吩咐岳氏通過鄰居郝氏找來術士沈榮,在家裏作法驅逐邪魔。半年之後,楊安病死。錦衣衛校尉所說通姦、謀害之事,純屬捏造。
潘洪把報告遞交朝廷。正統帝一看,事實簡單清楚,證據確鑿,沒有可疑之處,就下旨說既然是冤枉的,就都放了吧。
爲這麼一件小事,還得勞動皇上下兩道旨意,下面都這麼辦事,皇上還有時間幹別的嗎?正統帝不大高興,說這案子最初是誰審的?刑部是吧?經手官員罰俸三個月。
刑部很委屈,說都察院在覆審時是下屬的四川道負責審犯人——這個“四川道”只是機構名,不是隻負責四川的案子。我們沒查明真相,他們也沒有啊,要罰大家一起罰。都察院一聽,好,這案子首告是誰來着?錦衣衛的校尉,都是他惹出來的事,錦衣衛也得罰。
三四個部門互相攀咬,咬出長長一串責任人來。正統帝覺得這事打擊面有點廣,把話吞回去了,全數寬宥。
本來到這裏,楊安案就算是完滿大結局了,可突然平地裏又起了一陣大波瀾。
錦衣衛指揮使馬順覺得自己真是躺着中槍,明明什麼壞事沒做,卻被牽連進這個案子,還差點被皇上罰了俸祿。
尤其這事還是自己的仇家薛瑄搞的,馬順就更氣不過了。
就在前不久,錦衣衛爆出過一件醜聞。有個指揮去世,留下一妻一妾。王振有個乾兒子叫王山,在錦衣衛供職。王山想把這個指揮的小妾娶回去,可按禮法,得指揮的正妻賀氏同意纔行。賀氏說老公去世不滿三年,你孝未服滿就想改嫁?不許。這個妾在王山挑唆之下,誣告賀氏用巫術咒死了自己老公——和楊安案如出一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