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個名字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駙馬府養着十多匹馬,駙馬也不會吝嗇,事實上洪濤確實要給富姬準備馬匹和生活用具,但都被富姬拒絕了。
理由很簡單,駙馬府的馬都是宮裏的御馬,屁股上有標記。這玩意到了邊境不用介紹身份,對方一看便知。
不光要買人騎的馬,還得買託運經書和生活用品的驢子。在白礬樓南側就有開封城裏最大的馬市,專門販賣民用馬匹和驢子。
馬匹的價格比較貴,而且質量很差,私人能買賣的都是身高4尺3寸以下、八歲以上的老弱病殘,要價還得20貫起,時不常趕上一兩匹年輕點、壯實點的貨色,手裏沒個四五十貫都別問價。
驢子相對就便宜多了,中等的10貫左右,當然也有上等價格和馬差不多。這是因爲驢子喫苦耐勞還不挑食好養活,一般百姓家寧可買驢子也不買同樣價格的馬。這就像後世家庭養車,越野車雖然看着高大威猛有逼格,可真費油,後期使用成本高,不適合家用。
富姬最終挑了一匹4尺4寸的8歲母馬,玩了命侃價才侃到42貫。三頭不錯的驢子合計才35貫,再加上6貫多稅錢,小100貫沒了。可見在古代出個遠門,但凡想稍微舒服點兒,成本還是非常高的。
什麼,還有馱運貨物的驢子沒買呢?這不是有3頭驢子了嘛,它們就是馱運貨物的。至於說那3名隨從,還想騎驢子?做夢吧,這時候的人沒那麼嬌氣,窮人去哪兒都是走着。
對於退伍的禁軍而言步行就是常態,就算是騎兵,不打仗的時候也不能騎着軍馬長途跋涉。馬是個很嬌貴的動物,伺候不好分分鐘趴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