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越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明英宗在當石亨等人力主要殺于謙的時候,他公正地說:“于謙實有功,不忍心殺害功在社稷之人”。這時力主要殺于謙的人就把當年其“社稷爲重,君爲輕”不顧英宗死活的主張告訴了英宗,甚至還強調:“不殺于謙,此舉爲無名!”這幾句話的意思是,“我們剛剛擁立你做皇帝,要肅清朝野,名不正則言不順,不殺于謙,有誰會承認新皇帝?”這樣英宗才痛下決心殺了于謙。
與于謙一同被逮捕的王文受刑時不停爲自己辯解,于謙卻高聲笑道:“亨等意耳,辯何益?”英宗在下令搜查于謙家的時候才發現,于謙的家裏除了打仗用的盔甲和劍器外竟再也沒有值錢的東西了。
據史料記載,于謙“死之日,陰霾四合,天下冤之”,“京郊婦孺,無不泣灑”。石亨、徐有貞等要趕盡殺絕,宦官裴某救于謙的兒子逃過奸黨的追殺,還有人不顧個人生死,收殮于謙的遺骸。
成化初年,于謙的兒子于冕被赦免,他上疏爲父申冤,這才得以恢復于謙的官職和賜祭。皇帝的誥文裏說:“當國家多難的時候,保衛社稷使其沒有危險,獨自堅持公道,被權臣奸臣共同嫉妒。先帝在時已經知道他的冤,而朕實在憐惜他的忠誠。”這誥文在全國各地傳頌。弘治二年(1489),明孝宗採納了給事中孫需的意見,贈給於謙特進光祿大夫、柱國、太傅,諡號肅愍,賜在墓建祠堂,題爲“旌功”,由地方有關部門年節拜祭。萬曆中,改諡爲忠肅。杭州、河南、山西都是歷代奉拜祭祀不止。其實于謙並不需要皇帝的所謂嘉獎,因爲這些所謂的天子似乎並沒有評價于謙的資格,明英宗之前有過無數的皇帝,在他之後還會有很多,而於謙是獨一無二的。
沒背景的努爾哈赤靠什麼逆襲
一代英傑努爾哈赤是明末建州女真族的首領。他憑藉13副祖傳鎧甲闖天下,馬上征戰40餘年,於1616年建立後金,即汗位。原本名不見經傳的努爾哈赤是如何統一建州女真各部落,脫穎而出,建立後金政權的?
努爾哈赤本出生於建州女真一個貴族家庭裏,祖父和父親都是建州女真的貴族,也是明朝封的建州左衛官員。努爾哈赤從小就練習騎馬射箭,有一身好武藝。10歲那年,母親死去,他的繼母待他不好。努爾哈赤不得不離開家庭,和當地小夥伴一起在山林打獵、挖人蔘、採松子、拾蘑菇,然後將這些山貨帶到撫順賣掉,掙錢過活。努爾哈赤就是在那裏接觸到了許多漢人,並且學會了漢文。
建州女真的部落總是互相攻殺,因此明朝駐軍將領也利用建州各部的矛盾來加強這一地區的統治。努爾哈赤25歲那年,建州女真部土倫城的城主尼堪外蘭,帶引明軍攻打古勒寨城主阿臺,而阿臺的妻子是努爾哈赤的妹妹。當時努爾哈赤的祖父和父親去古勒寨探望努爾哈赤的妹妹,不巧正碰上明軍攻打古勒寨,在混戰中兩人都被明軍殺害。
努爾哈赤悲痛不已,他跑到明朝官吏那裏說:“殺我祖父、父親的人是尼堪外蘭,只要你們把尼堪外蘭交給我,我也就甘心了。”然而明朝官吏只把他祖父、父親的遺體交還他,卻不肯交出尼堪外蘭。由於念及自己的力量太小,不敢得罪明軍,於是努爾哈赤滿腔悲憤回到家裏,翻出了他父親留下的13副盔甲,分發給他手下兵士,向土倫城進攻。努爾哈赤英勇善戰,尼堪外蘭不是他的對手,狼狽逃走。努爾哈赤攻克了土倫城,繼續追擊,趁機又征服了建州女真的一些部落。尼堪外蘭東奔西竄,最後逃到了鄂勒琿(今齊齊哈爾附近),請求明軍保護。努爾哈赤也追到那裏。明軍看他不肯罷休,怕因此引起戰爭,就讓努爾哈赤殺了尼堪外蘭。
自從努爾哈赤消滅了尼堪外蘭之後,就名聲大噪。又過了幾年,努爾哈赤就統一了建州女真。這就引起女真族其他部的恐慌。當時的女真族,共有三部,除了建州女真之外,還有海西女真和“野人”女真,海西女真中的葉赫部最強。公元1593年,葉赫部聯合滿蒙九個部落,結成聯盟,合兵三萬,分三路進攻努爾哈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