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羅羅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世界上最鬱悶的事情並不是得了臉盲症,看不出自己的女奴是個大美人,而是眼睜睜看着自己的敵人一天天好起來,自己卻一天天爛下去……
頭上頂着個死沉死沉,彷彿一個大蓮葉似的金冠,身着一件根本不保暖的紫色窄狹緊身袍的蕭好古現在脖子很酸,還很冷,而且還很鬱悶。
他是賀正旦使嘛,自然要去東華門拜見大宋官家的。所以也一大清早就穿上了遼朝使臣的禮服,還戴上那個可笑的大金冠——早年的大遼賀正旦使一定都是脖子很粗的彪形大漢,可是他蕭好古是個胎裏素,脖子纖細得很,扛着這麼個金冠可是受罪啊。
不過更受罪的還是觀看開封府繁榮富庶的市容!
這纔是泱泱大國的首善之地啊!哪裏像遼國,中京、南京、西京和東京都是叫花子城,一到農閒都是臭要飯的,看着就是大事不妙了。
至於大遼國的第一首都上京城,叫花子稍微少點,可是卻忒過荒涼清冷,與其說是大國首都,不如說是個鎮壓阻卜各部的邊疆要塞。而一旦阻卜各部被草原上的強者統一起來,上京臨潢府就會遭受滅頂之災……
而西夏一旦變回了大宋的定難軍節度使司,那麼對阻卜草原的“鐵禁”就會消失。同樣的,對大宋的“馬禁”也將不復存在。到時,大遼的國勢可就岌岌可危了。
再反觀大宋國,雖然裏裏外外也存在不少問題。譬如和大遼國一樣,都有土地兼併之禍。但是宋國的工商發達,可以承受因爲土地兼併造成的農業稅收減少和大量農民失地後的喫飯問題。而且宋國早就不是門閥天下,還存在着大量同耕同食的義門,所以土地兼併問題也沒遼國那麼嚴重。
另外,大宋的兵制因爲的募兵,只要朝廷有錢就能有兵,土地兼併對募兵多寡根本沒影響。而遼國就不一樣了,遼國號稱一百二十萬的京州兵是亦農亦兵的路線,類似於隋唐的府兵。遼國朝廷不僅不發軍餉,還要求京州兵自備武器馬匹。所以漢族和渤海族的農民必須有一定的土地才能負擔兵役啊。一旦破產失地淪爲客戶,飯都喫不飽,還怎麼負擔兵役?
所謂的一百二十萬京州兵,現在已經名存實亡了。只有少數漢人、渤海人的大族還能在必要的時候拉出一些族兵……可是一旦宋軍北伐,這些手握族兵的大族,是不是會和契丹人同心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