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冉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元徽二年夏, 驕陽酷烈,關中大旱。
打破這悶窒蓋頂暑熱的, 是北方一縷蕭殺的風——風在每一年的六月就有苗頭。
北方遊牧之族, 逐水草而居。春日牧草稀疏、牲畜分娩,遂隱跡草原,鮮少南下。而秋日將至時, 牛羊漸肥,戰馬添膘,爲了度過北方漫長苦寒的嚴冬, 秋節必南下劫掠。
先朝兵散, 諸侯各自擁兵, 連年內耗。
故朝中對北方的策略一向是亡羊補牢,有犯則拒。
然而由於北方騎兵行掠極速,每每救兵趕到時已只剩下被燒殺搶掠過廢墟。是以空耗兵力,敗績頻頻,士氣低迷,光是新帝登基以來,就有元初三年雁門郡守以身殉國的恥辱。
至當朝, 府庫充盈,諸侯國十去其四, 尤其是豫章去國之後, 京畿和地方實力出現逆轉。元初三年、四年、元徽元年,調往邊疆的兵力糧草較此前每年都要多一成。
元徽四年本應當是不一樣的。
年初,後將軍李弈就奉命駐北涼郡,修繕雒城, 修補在燕王之亂中破壞的散關和兩處長城, 操練騎兵。
三月, 匈奴左賢王部下來降,帶來了左賢王行軍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