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影梧桐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我們是英勇善戰的維京師;
從白雪皚皚的北極打到赤日炎炎的沙漠;
我們是英勇無畏的維京師;
征戰的足跡遍佈三大洲:歐洲、非洲和亞洲……”
雖然坐在密封性較好的裝甲指揮車裏,維京師師長菲利克斯·斯坦因納依然能聽到外面傳來的嘹亮歌聲,這首軍歌是維京師在克里特島上訓練兩棲登陸作戰後纔開始傳唱起來的,最初只是部隊爲調節艱苦的訓練氣氛而自發演繹的,因爲維京師兵員來自多國,後來越唱越流行,除德語版之外還有多種西歐、北歐語系版,本來歌詞中還只有兩大洲,等部隊一跨過西奈半島,開始征服敘利亞、黎巴嫩、約旦等中東國家並準備橫掃小亞細亞時,機靈的士兵們自動將其改成三大洲了。
現在彷彿又回到了巴巴羅薩剛開始時狂飆突進的好日子,甚至比俄國前線作戰還完美:地上是一望無際的沙漠和戈壁,只要燃油和補給跟得上,是絕佳的裝甲作戰地形;頭頂是強有力的空軍掩護,前面是不堪一擊的敵人——不但戰備和數量少得可憐,作戰意志比起俄國人來不知道弱多少。而維京師經過東線一年半戰役的洗禮,戰鬥水平更加成熟,裝備、士兵、指揮體系的配合度也處於最佳狀態。
斯坦因納最初以爲自己會執行在英倫三島登陸的任務,考慮到英國人的海軍和嚴密防守,他做好了戰死的準備,最後居然是在北非登陸,打擊大英帝國全球戰略體系中最薄弱的一環,特別是地底下還蘊藏着多到令人發瘋的石油,他的腦海裏只有這樣一個念頭:早就該來打這樣的敵人了!
除作戰以外,他最近在思考的中心話題還有一個——部隊的編制與整編。
總參謀部已將新的1943型裝甲師編制發下來了,在經歷1942年下半年裁軍擴師過程後,最高統帥部對師一級編制的調整和提升有了更大動作,而裝甲師則是重中之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