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影梧桐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從戰鬥機飛行員統計結果爲例,進入12月份以後,蘇聯新飛行員的平均生存時間是50飛行小時——95%以上的人都挺不過100個小時,而德軍新飛行員的表現則要好得多,只有不到20%的人會在頭100飛行小時內喪命,這意味着雙方新手飛行員的交換比大致是1:5。問題不在於1:5或者1:6,只要德國飛行員能熬過這個階段,他就可以被視爲成熟飛行員,能坦然面對紅軍老手而不必擔心。而他們的對手,仍然是一茬又一茬的新手。
如果他能挺過250個小時,那基本上都擁有5架以上擊落記錄,夠得上王牌標準了。當一名德國飛行員有了250個培訓小時,又有了250個作戰小時後,他就開始進入成績穩定增長階段,在東線具備帶團隊的水平了。套用遊戲的術語來說,東線就是一個巨大的新手村,能經受住東線的考驗,就意味着度過了新手階段而存活下來。
這種輪換方式帶來的損失固然比以前一直讓尖子飛行員執行任務、堅持到被擊落然後再上一個新手替補來得大,但輪換中喪生的多半都是新手,對隊伍整體的傷害並不太大,空軍司令部就愕然發現在大批飛行員損失的同時,飛行員整體隊伍的素質與飛行時間卻在穩步上升。現在東線再要抓100多架的超級王牌比較困難,但抓十幾架,幾十架的王牌卻比比皆是。
在東線培養、成長成熟,具有豐富作戰經驗的老飛行員很快就會抽調回國參加西線戰事,這時候他們碰上的英美飛行員大多數擁有充分培養時間但缺乏作戰經驗的類型,然後這批老手又愉快地用自己在生死邊緣總結、提煉出來的戰術和策略來對付這些新手,能經得住東線老油條三板斧的英美飛行員可不多。而且就算德國飛行員被擊落也無妨,只要跳傘後撿回一條命,過幾天又能重新上藍天搏殺,而英美飛行員只要在歐洲大陸上空被擊落,除極個別被地下抵抗組織搭救外,多半隻能淪爲階下囚。
隨着時間的推移同時伴隨着飛機產量的暴增,德國空軍隊伍越打越強、越打越壯,東線蘇德兩軍的作戰飛機對比從8月份的3000架:9000架變化爲5000架:8000架,西線英美轟炸機羣的損失率一路攀升,最高曾衝破19%,在引入P-47護航機制後,損失率有所下降,但仍然保持在14%左右。與此同時,德國空軍的人員結構也發生了重大變革,從轟炸機爲主變成以戰鬥機爲主,霍夫曼自信地宣稱:“在這個世界上,排除空軍因素之後的純粹地面戰爭,在兵力接近前提下能擊敗德國陸軍的國家目前還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