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影梧桐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幹這件事他們是有底氣的——不但所有士兵都表示擁護,在向澳、新國內民選議員哭訴後也激起了滔天怒火,更有人提出爲什麼要派遣軍隊去歐洲參戰?德國人又沒打我們。因此整件事最後只能不了了之,連帶英國部隊一起向南撤退——而這一點又違背了丘吉爾當初對埃塞俄比亞人的承諾,搞得他裏外不是人,爲此不得不再次接受議員質詢。
與會衆人不明白爲什麼德國人一定要費時費力替意大利人打下手,但沒人對埃塞俄比亞的前景看好,他們估計埃塞俄比亞全境淪陷不會超過半個月,再往南可就是肯尼亞了。
以布魯克元帥爲代表的軍方高層經過仔細研究得出一個結論:要挽救非洲戰區光靠空中補給是不行的,哪怕現在非洲戰區齊裝滿員也不見得能打過德國非洲集團軍,因此必須追加兵力,然後他們以英國地面部隊數量奇缺、裝甲部隊尚在訓練爲由,希望美國向非洲增兵。潛臺詞很明顯,如美國不能或不願增兵,那非洲戰區現在就可以開始考慮向南非撤退了。
沒想到羅斯福總統和美國軍方居然對增兵方案表示贊同,但反過來將了英國人一軍:美國可以抽調援非陸軍部隊,可美國海軍主力必須在太平洋對付日本人,希望英國人派遣相應海軍力量——反正英國主力艦從太平洋戰場抽身後能投入使用,美國大西洋艦隊出其他軍艦,援非戰役就可以發起了。
美國人說得很明白:皇家海軍主力艦現在並未有太多作戰任務,日本海軍主力又進了地中海,軸心也許會發起馬耳他戰役,馬耳他的淪陷不可避免,但卻是進行援非戰役的最佳空檔期,如英國願意承擔這項職責,美國可以多歸還一艘喬治五世戰列艦回國。
這個反建議擊中了英國的軟肋,要增兵就要打通海上交通線,一場海戰在所難免,丘吉爾原希望把太平洋艦隊主力拉過來,但美國人顯然不這麼想,於是皇家海軍被逼必須考慮依靠現有力量進行肯尼亞登陸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