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影梧桐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從亨利剛纔彙報的情況來看,敵人並未採用以前的決死攔截戰術,反而採用遊擊襲擾、邊打邊退——只有一個原因可以解釋,那就是東面根本沒有敵航母,所以敵機可毫無顧忌地後退。”考克斯指着海圖說道,“假設敵艦隊在位置暴露後立即改爲向西航行,那就與我們的距離越拉越大,是故亨利搜索了將近200公里海域也沒有任何發現,他手下有200多架飛機,搜索面積很大,這麼大一支航母編隊如果真在下面的話基本不會被錯過,唯一的解釋就是敵人根本不在那裏。”
“這是唯一合情合理而又說得通的解釋,讓華萊士中校率領第二攻擊波調頭向西搜索。”
10:39,華萊士的第二攻擊波從T+100的位置持續向西搜索,甚至連下面目標明顯的羽黑號都懶得去攻擊,在3分鐘之前,沃勒爾的戰鬥機編隊向西返航。此時,淵田美津雄的攻擊編隊已在空中飛了將近75分鐘。
從7點一刻冢原下令調頭以來,機動艦隊已向西疾馳200多分鐘,整整跑出去200公里,美軍第二攻擊波距離機動艦隊還有整整300公里,搜索根本毫無建樹,不過既然弗萊徹命令向西繼續搜索,他也只能再度往西,他還不知道自己身後100多公里有一大羣軸心戰鬥機在飛速趕來,他更不知道,在他找到軸心航母編隊之前,淵田美津雄比他更早找到了美軍航母編隊。
10:47,參謀匆匆忙忙遞上電報,考克斯看後臉色大變,手都開始顫抖。
弗萊徹見狀連問:“怎麼了?”
“博伊西號(布魯克林級輕巡洋艦)報告發現大羣敵機襲來,數量不少於160架,距離150公里,速度不慢!”
“這麼多?是敵人艦載機?”弗萊徹一愣,隨即反應過來,“該死的,他們果然改成向西航行了……”
最初根據考克斯的推算,雙方距離超過790公里,4小時後才能縮短到700公里以內,鑑於日本飛機航程不如美國——同樣是俯衝轟炸機,He-218的航程不如SBD,同樣是雷擊機,Ju-98的航程也不如TBF,甚至Bf-219的航程也不如F6F,這幾乎都是公開的數據,軸心飛機的共同優勢是普遍飛得比較快,戰鬥機爲攻擊機護航時不用過於遷就速度,相對護航比較容易。而且飛得快就意味着逃跑時速度快,這點經常決定了攻擊完成之後的成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