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影梧桐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來勢洶洶的質詢會議在丘吉爾的太極推手下最終擺平了,但他面臨的局面與羅斯福是不一樣的。後者的困難在於部分議員因前線失利而對總統產生不信任感,急需擺平;而丘吉爾的困難在於找不到好辦法可以擺脫困境,所有出路都寄託在美國人身上。
失利到現在,議員們已完全麻木了,而且慢慢有這樣一個想法:這場大戰英國註定是打不過德國了,要贏必須依靠美國人。大英帝國要麼投靠德國成爲二流,要麼投靠美國成爲二流,對大部分是貴族、資產階級人士而言,美國人相比較起來至少還可愛一些。
大家都能理解丘吉爾口中反覆重申的“堅持”是什麼——那就是硬挺着不要倒下,等美國恢復力量並佔據上風后再說。
不過丘吉爾一開完會就接到噩耗:第八航空隊遭遇前所未有的慘重損失,美國人挺不住了,要把人員撤回去,而且還發來緊急電報要求英國把噴氣式戰鬥機的研究資料、科研人員和半成品一起隨船到美國去,加快研究、製造。
面對一臉焦慮的內閣衆人,丘吉爾沉思許久,反覆醞釀許久才下定決心:
1、理解第八航空隊主要人員撤退的決定,向他們這一年多來的艱苦作戰表示感謝,相應基地、裝備由皇家空軍接收,英國將獨立執行轟炸亞速爾的任務,歡迎美國稍晚時候繼續派遣航空兵力來英國作戰;
2、同意轉移噴氣機研發的一切人員和設施設備,但要求美國承諾在完成最終研發後向英國轉移完整技術資料並提供首批裝備。
艾德禮張了張口,不知該說些什麼,最後也點頭同意——他同意就意味着保守黨和工黨都達成了一致。
“利用這次撤退機會,我們可以向美國移民一部分人員……”丘吉爾交代道,“祕密通知國會議員,請他們每人推薦5戶與造船有關的家庭,1戶可以是工程師或技師,另外4戶應該是產業工人家庭,作爲首批移民人員去美國或加拿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