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影梧桐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海森堡同樣不知道爲維持他關注的重水反應堆,元首花費了多少力氣:蘭克突擊隊完成摧毀超級機密的任務後,全部潛入挪威保衛重水工廠,駐紮在挪威的部隊抽出1個師進行要害守衛,耶順內克特意在該方向部署150架戰鬥機並建造防空塔。英國特工幾乎每隔2個月前來破壞一次,10月,12月,2月,4月都有各種各樣的故事發生,但經勃蘭登堡部隊的努力,滲透進來的特工和挪威抵抗組織次次被消滅,成不了氣候。而英美空襲也遭到挫敗,除探明這是德軍重點防禦區域外,沒有一顆炸彈落在重水工廠上。
霍夫曼有自己的考慮,他知道挪威也好、本土也罷,一直有盟軍間諜在死死盯着重水工廠,因此乾脆用兩條腿走路的方針:用海森堡的重水堆在明處吸引火力,讓博特的石墨堆在暗處慢慢發展。
不過有一點很遺憾,由於德國各理論學派和科學家之間相互扯後腿,以至於本來比美國早1年多弄出實驗性反應堆的德國在標準石墨反應堆進度上反而比美國人慢了3個月——去年年底費米就在芝加哥完成了石墨堆啓動,而博特的石墨堆直到4月初才成功。
“我現在很想知道,您最終計算出來的炸彈臨界質量是多少?”
“樂觀估計在200千克,保守估計在600-800千克……”
“你們都這樣認爲?”霍夫曼轉過頭問其他學者,大部分人點頭附和,只有寥寥無幾的人露出略有所思的表情,但明確表示反對或有不同意見的一個也沒有。
權威主義害死人啊,霍夫曼忍不住皺起眉頭在心裏嘆息一聲,海森堡新算出來的數字雖然比當初幾噸乃至幾十噸的數字下降了兩個數量級,但依然大大超過必要的限度——這東西有20-30公斤基本就夠了,但他沒法說出來,他又不是研究核能物理的專家,既看不懂,也不會造,更沒法在理論上說服別人。
“這麼說起來,倘若用核元素製造炸彈並依靠飛機進行投擲是可能的?”
海森堡面有難色,但還是勉強表示:“應該可以,哪怕按照上限,製造出來的炸彈應該也在5噸以內,可用於實戰——不過,我想現在暫時沒人造得出來,不管是我們還是美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