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影梧桐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第四,不管炸彈需要多少原料,先提取一些高濃度原料用於實驗,積累經驗,途徑是離心機氣體擴散法。
“尊敬的元首……”雖然海森堡最初的計算數字經過再計算後被認爲是錯誤且進行了修正,但一干學者包括意見最大的博特教授並不認爲他的能力存在問題,這是學術研究中的正常現象,海森堡本人愉快地接受了這個修正——雖然在霍夫曼看來離正確數字還差得很遠。
他站起來進行主題發言,因爲對象不全是專家,因此比較通俗易懂:“我們研究了情報人員從美國人那裏弄來的草圖,雖然不明白具體結構和設計意義,但原理是能推測出來一些的……現在,兩座反應堆的運作都很良好。”
霍夫曼不動聲色地點點頭,他知道這句話後面的隱情:海森堡認爲維持鏈式反應最好的減速劑是重水,並設計了“鈾-重水反應堆”;而德國首席實驗物理學家博特認爲最好的減速劑是石墨,並針鋒相對地設計了“鈾-石墨反應堆”。兩人之間既有理論派與實驗派的對立,又有科研方向的不同。
施佩爾對此很頭疼,以他孱弱的物理水平根本聽不懂其中區別,論名氣海森堡更響亮一點,論工作博特更早開展一些,直到霍夫曼拍板:撥款5億,兩種都搞。
博特關於石墨的實驗實際上已搞過很多次,此前一次也沒成功,海森堡自己也搞過,同樣沒成,但隨後實驗重水卻成了——所以他認爲石墨不行,只有重水纔是正確道路。
好在霍夫曼知道其中緣由:德國科學家用的材料因幾個猶太裔工程師使壞摻假以至於總得不出理論數字,然後這幫老實的科學家從沒懷疑石墨有問題,總以爲思路不對,霍夫曼介入後,困難一下子就排除了,這個結果讓他提供的“美國情報”一下子在蘇爾項目中有了很高可信度,也讓“最高指示”能取信於民。
即便霍夫曼憑記憶手繪的原子彈草圖很潦草,也說不清楚其中所以然,更說不清楚這到底是正式圖紙還是美國核物理學家隨手畫的草圖,這批學者還是認認真真研讀了“美國情報”——實際上美國自己壓根還沒草圖,完全是霍夫曼按中學物理課本想出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