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影梧桐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1943年5月25日清晨4點35分,在斯摩棱斯克的指揮部裏,霍夫曼躊躇滿志地下達了“城堡”戰役正式啓動的命令,這當然是象徵性的,在此之前,詳細命令早已傳達到每一支執行任務的部隊指揮官頭上。
這是個晴朗的好日子,各前線機場迎來了最爲擁擠忙碌的時刻,在震天轟鳴聲中,轟炸機先行起飛編組,然後等待護航戰鬥機一起出發,爲加大打擊力度,已成爲東線骨幹戰鬥機的Bf-219和Fw-190A都掛上了炸彈。
5點17分,藉着拂曉時分的亮光,第一批航空兵部隊將炸彈投擲到了目標周圍,那些精心佈置的反坦克陣地、永久性或半永久性防禦工事、天線林立看上去就像是指揮部的地方、炮兵陣地尤其是高射炮陣地都遭到了覆蓋性打擊,而重中之重是敵軍部署在坦波夫方圓200公里之內的全部野戰機場。
爲達成良好的進攻效果,空襲主要動用Ju-188和He-218兩種型號的轟炸機,前者以投擲燃燒彈爲主,後者以投擲250公斤的炸彈爲主,曾經風靡一時、占主導地位的斯圖卡幾乎再也看不見,全換成了He-218這種輕盈的天鵝,而新服役的Ju-188也比原來的Ju-88性能更好。
有了中東石油保障,德軍終於可以奢侈地玩燃燒彈戰術,他們對軟目標的破壞效果更好,同時可利用其縱火特點形成二次殺傷,更重要的是,燃燒後的火光和煙霧還能爲後續炮擊指示方向,可謂一舉數得。
雖然紅軍地面防空火力竭盡全力還擊,但依然無濟於事,除極少數倒黴的飛機被地面防空火力擊落外,大多數根據近段時間航空照相預備要摧毀的陣地全部被命中,可憐的紅軍空軍第15集團軍本來飛機數量就不夠,在德軍猛烈空襲之下,還在機場和庫房裏被摧毀了近200架。
5點30分,德軍開始炮擊,大口徑火炮以排山倒海的氣勢落在敵軍陣地上,激起的灰塵和硝煙遮蔽了整片天空,以至於明明天空是正在變亮,但給人的感覺似乎是越來越暗,只有持續不斷、劃破天空的閃光和隆隆作響的轟鳴聲才讓人明白自己原來身處戰場。空中和地面同步炸響的兇猛火力,幾乎要將紅軍陣地融化在鋼鐵風暴裏。
爲確保進攻發起的突然性,莫德爾做了很多調整與佯動:第一是堅持將指揮部設在斯摩棱斯克——指揮部裏的電報信號是無法掩飾的,而且一定會非常密集,但放在莫斯科西而不是靠近沃羅涅日就起了明顯的迷惑作用;第二是讓魏克斯的東方集團軍展開進攻,給他們下達的作戰指令是5月27日,除極少數人外,所有東方集團軍羣的部隊都以爲這是真實命令——有計劃、有補給、有日程表、有作戰區域分配,他們唯獨不知道,5月26日晚些時候會給他們一個“計劃推遲”的補充指令,莫德爾相信潛伏在這裏的間諜一定會想方設法把“情報”送出去;第三是讓沃羅涅日方向按兵不動,任何有可能造成誤會或警覺的行爲都不執行——其中就包括排雷和戰前勘察。
爲阻攔德軍裝甲集羣進攻,紅軍在前線陣地埋設了大量反坦克地雷,密度有密有疏,一旦德軍坦克誤入雷區被困住,配合反坦克陣地就能進行精確打擊,因此以往戰役通常都會派工兵事先去排雷,以便儘可能爲進攻部隊拉出一條通道,同時減輕坦克損失。這種排雷行動很難做到完全隱蔽,對面的紅軍會經常檢查地雷埋設情況並判斷德軍的進攻方向在哪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