榴彈怕水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但是,嫡長孫的圍觀並沒帶來什麼好運氣,第二日又是在調試墨水中給茫茫然的過去了。
第三日依然如此,而到了此時,連公孫越都回去幫自己家忙活什麼事情去了,那縣丞明顯也是在給公孫大娘娘倆面子才留在外面乾坐着的,倒是那公孫範從頭到尾都是跟在眼前認真圍觀……讓公孫珣難免另眼相看了一些。
不過這一天,公孫大娘終於還是沒有再墮自己往日的威名,折騰到了下午時分時,墨水終於調試的不濃不淡,油性也正合適了起來。於是一番拓印之後,竟然真的就印出了《詩經》開篇第一首的《關雎》,帶上所謂標點鉤識,正好一百零二字而已。
而就是這一張大白紙上的區區一百零二字,瞬間就引得令支城中一羣土包子全都驚歎不已!
縣丞替自家縣君要走了三日辛苦得來的最後成品,還叮囑詩經整個印出來以後務必要通知他一聲,而作爲嫡脈繼承人的公孫範竟然把之前污了很多字跡的殘次品給搶走了,也不知道拿回去能有什麼用?
當然了,這些想法公孫珣也就是在心裏唸叨一下而已,面上是一點都不敢露的。沒看到自家老孃那個趾高氣昂的樣子嗎?好像她做出了多大的貢獻一樣……
其實,這反而是公孫珣有些無知和自以爲是了。
須知道,很多劃時代的技術並不需要太多的門檻,很可能就是將之前已有的幾項技術做適當的整合罷了,甚至有時候連整合都稱不上,僅僅是作出適合推廣的標準化改進而已……但它們偏偏就是改變了時代。
就好像這個雕版印刷,其實漢代的立石碑的風氣特別流行,捶拓技術也基本上完全普及,之所以沒有用到印書上面,僅僅是差一張好紙而已……然而,在另一個時空裏,即便是材質緊密便於保存的左伯紙出現後又兩百年,人們才猛地發現似乎可以把兩種技術結合在一起用來印書!
這有技術含量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