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羅羅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上輩子不會打仗,全靠運氣好,才能立下恢復安南屬國的不世之功的朱慈照。這輩子可是披髮從軍,少年臨陣,身經數十戰,武勇軍略不亞於朱慈烜、朱慈炯的職業軍人。
而且崇禎皇帝早就開始培養他當安南王了,所以他從侍衛團畢業後的這幾年,都跟沐天波在緬甸作戰,鎮壓不時反叛的土司。期間還曾經受安南莫主莫敬耀的邀請,從雲南出兵高平,支援歸附大明的莫氏政權對抗挾黎皇以令安南的鄭主政權。
雖然因爲大明當時的國策仍然將安南視爲“不徵之國”,所以朱慈照只是勸退了第五代鄭主,安南定西王鄭柞的常敗大軍。但是此戰之後,他對安南國內的情況和鄭、阮、莫、武“四主”的斤兩,已經非常清楚了。也知道應該怎麼征服安南,當上安南之王。
原來這個時代安南的政治、經濟中心都在北方,也就是在鄭主的地盤上,而且人口也主要集中在北方。而南方阮主的地盤狹小,人口稀少,經濟也不是很發達,所能動員的兵力更只有北方鄭主的五分之一。但是南方的阮主比較會抄西方的軍事技術,所以鄭主對上阮主,幾乎每戰必敗。
不過鄭主雖然常敗,但是要滅亡鄭主卻也不容易。一來是鄭主雖然兵弱,但是裝備其實並不算差,軍中擁有大量的火繩槍——安南因爲一直在打仗,和西方人接觸的也比較早,本身也比較善於使用火器。所以安南四主的軍隊中不僅火繩槍數量衆多,而且神槍手的數量也很多。和他們打仗得小心黑槍!
二來則是安南的地形對北軍(從北方進攻的明軍)不利,安南北方河流衆多,不利於騎兵進軍,而且缺乏水軍的北軍很容易被安南的大江大河阻擋。時間一長,補給容易出問題不說,軍中還容易流行疫病。
所以要平定安南,就必須進行有針對性的佈置。
一是要給部隊換裝可以配備刺刀的燧發槍,以便利用燧發槍的火力給予敵人毀滅性的殺傷。鄭氏的精兵在幾年前和阮氏的作戰中傷亡慘重,現在元氣還沒有恢復,只要能再狠狠殺上一輪,也就剩不下多少了。
二是要利用海上優勢,走海路進軍。安南的地形狹長,海岸線更是漫長,所以走陸路進軍非常困難,而走海路進軍就容易的多。如果能先佔據紅河入海口,然後再打造內河船隻,再走紅河逆流而上,就必能攻破升龍了。
三是必須把黎王這面大旗高高舉起,安南國的黎王雖然早就沒權了,但卻一直被人捧成正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