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牧閒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咸豐元年,九月初二,宜嫁娶納采出行,忌動土安葬,也是走馬崗的趕場天。
走馬崗是巴縣通往成都府的必經之地,是成渝驛道上的重要驛站,屬巴縣治下的慈裏九甲,因山勢酷似駿馬而得名,又因其西臨璧山、南接江津,素有“一腳踏三縣”之稱。
每逢趕場,山門內外和三里長街上便擠滿人。
十里八鄉的鄉民或挑着自家種的瓜果蔬菜、或提着一筐自家老母雞下的蛋來換幾文錢,或抓藥,或扯幾尺布,或來崗上的當鋪當點東西以解燃眉之急……一些來晚了的鄉民和貨郎擠不進去,只能蹲在山門外守着自己家的籮兜叫賣。
街上人頭攢動,小販們的叫賣聲、鐵匠鋪的叮噹聲、劉鬍子餃子和三門口湯鍋傢伙計的吆喝聲以及孩童們的追逐打鬧聲此起彼伏,不絕於耳,熱鬧非凡。
泰和綢緞莊後面的一個兩進小院兒卻格外冷清,一看門上的白色對聯就知道這戶人家剛辦完喪事。
第一進的天井裏有棵不知道哪年栽下的黃桷樹,高大遒勁,懸根露爪,蜿蜒交錯,枝杈密集,葉片油綠光亮,陽光透過樹葉斑斑點點地灑在樹下的兩個年輕人身上。
他們年紀不大,名氣卻不小!
崗上的鄉親幾乎個個認得身穿長衫,看上去像讀書人的年輕人,是在縣衙戶房幫閒的書吏韓秀峯,矮矮胖胖的年輕人便是縣衙的學習仵作丁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