驍騎校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張伯送到大門口,目送他遠去,再次發出感慨:“多好的小夥子啊。”
陳子錕揹着糞簍子意氣風發的走在衚衕裏,快活的好像三伏天喫了冰鎮西瓜,終於又可以光明正大的出入林宅了,爲了能看林小姐一眼,再苦再累都值得。
他興高采烈的走着,沒注意到路邊官茅房裏出來一個糞夫,狐疑的瞅了他半天,又看看林宅的大門,似乎明白了些什麼,推着獨輪糞車走了。
糞夫回到了位於外城天橋北龍鬚溝附近的糞廠,這裏靠近臭水溝,地方空曠,居住的都是赤貧的百姓,於記糞廠就設在這裏,老於家是山東人,自打乾隆年間進北京幹掏糞的行當,至今已經有不少年頭了,也從一個掏糞工漸漸演變成偌大一個糞廠,手底下十幾條糞道,幾百個糞夫。
所謂糞道,不但指旱道水道跟挑道這些門路,也指糞業的資源,一條衚衕,一片街區,就是一條糞道,北京城裏掏糞的主兒多了去了,起碼有千把兩千號人,要是誰都亂去別人的地盤上掏糞,那規矩就亂了,所以有了糞道的區分,不同糞道的糞夫,是絕不可以跨過界的,要不然勢必引起流血衝突。
石駙馬大街就屬於於記糞廠的糞道,於德順年紀不大,三十來歲正當年,平時也不總是坐在糞廠裏操持,而是親自揹着糞簍子拿着糞勺去幹活,他爲人仗義,出手大方,和巡警、衛生署的關係都處的不錯,對手下糞夫更是照顧有加,在北京城糞業裏絕對算一號人物,有好事者送他一個稱呼“糞王”。
於德順正坐在糞廠裏看着工人們幹活,一大片平地上,糞便攤開了在陽光下暴曬,曬成乾燥的糞餅好拿去賣給農民當肥料,如果不經過這一道工序,價格上就要大打折扣。
糞廠裏臭氣熏天,一般人要是走進來都能燻暈過去,可是於德順從小在這樣的環境下長大,嗅覺早已對這個免疫了,在他看來,這些骯髒的東西就是鋪在地上的一層銅元。
糞夫顛顛的過來,報告道:“於爺,大事不好了。”
於德順拿着小茶壺滋溜滋溜喝着茶,眉頭都不皺一下,北京城裏有啥事是糞王擺不平的,笑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