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 同謀 (第3/10頁)
艾薩克·阿西莫夫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達瑞爾皺起眉頭。“安索,怎麼回事?你指的是什麼腦波數據?”
“你們每一個人的腦波圖樣。達瑞爾博士,你已經測過我的腦波。現在我也必須測定你們每個人的腦波,而且我一定要親自測量。”
屠博說:“達瑞爾,他沒有理由相信我們。這個年輕人有權利這麼做。”
“謝謝你。”安索說,“達瑞爾博士,那就請你帶路去你的實驗室吧,我們說做就做。今天上午,我已經冒昧地檢查過你的設備。”
腦電圖科學可以說既尖端又古老。說它古老,是由於生物的神經細胞能產生微電流這項知識,屬於來源早已不可考的人類文化遺產之一。勉強追溯的話,這項知識似乎在人類歷史最早期便已存在……
而它也是最新的科學。在銀河帝國上萬年的歷史中,神經微電流的現象一直未曾受到重視,僅僅被視爲一項奇妙有趣、卻沒有什麼用處的常識。有人曾經試圖將腦波分類,例如分成清醒與睡眠、冷靜與激動、健康與生病等等——不過即使最粗略的分類法,也會有一大堆令人煩惱的例外。
有人嘗試證明腦波也像衆所周知的血型一樣,可分爲幾種不同類型,而外在環境因素並沒有決定性的影響。提倡這種理論的人多少有些種族偏見,聲稱據此即可將人類區分成數個“亞種”。可是,在銀河帝國普遍性的強勢意識形態之下,這種學說當然無法獲得任何實質進展——須知當年的帝國乃是囊括二千萬個星系的大一統政體,從川陀這個中央世界(它輝煌偉大的過去,如今已埋葬在歷史灰燼中),到銀河外緣任何一顆孤獨的小行星,所有的人類都是帝國的子民。
此外,一個專注於物理科學與無機科技的社會,例如當年的第一銀河帝國,自然會產生一種無形的強大阻力,反對心靈方面的研究。由於欠缺立即的應用,精神科學普遍受到鄙視;而且因爲沒有什麼效益,研究經費也一向少得可憐。
第一帝國崩潰後,科學也遭到解體的命運,一直衰退,衰退——衰退到了連核能原理都已失傳,而不得不迴歸煤炭與石油的化學能。當然,第一基地是唯一的例外,它延續了科學的薪傳,保存了科技的火種,並且繼續發揚光大。只不過在第一基地上,依舊是物理科學獨領風騷。除了外科手術,腦部的研究仍是從未開發的處女地。
哈里・謝頓是第一個指出精神科學重要性的人,他的一番話被後人奉爲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