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 同謀 (第4/10頁)
艾薩克·阿西莫夫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神經微電流,”他說,“承載着所有的反應與衝動——意識與潛意識皆包括在內。記錄在方格紙上的腦波圖樣,看來只是巍巍顫顫、起伏不已的波峯和波谷,卻能反映出數十億細胞的思考脈動。對腦波圖樣進行分析,理論上而言,可以揭示最細微的思想和情感。除了先天或後天的肉體缺陷造成的差異,其他因素引發的腦波變化也應該能偵測出來,這包括情緒的轉變、不同的教育和經歷,甚至受測者的人生哲學這類微妙的因素。”
然而即使是謝頓,當年所能做的也僅止於臆測。
過去五十年間,第一基地的科學家終於開啓一座嶄新的知識寶庫。他們的研究能有突破,當然要歸功於科技的進步。例如最新發展的一種技術,能夠讓電極穿過顱縫,直接接觸到腦細胞,而無需剃掉一根毛髮。此外,還有一項可以自動記錄腦波數據的新發明,它不但能進行綜合記錄,還能把六個獨立變量分離出來。
而最有意義的發展,或許就是腦電圖科學與腦電圖學家日漸受到尊重。曾是個中翹楚的克萊斯參加學術會議時,可以和物理學家平起平坐。達瑞爾博士雖然不再活躍於科學界,可是依然聲名大噪,除了因爲他的母親乃是貝泰・達瑞爾——上一代最偉大的女英雄,也要歸功於他在腦電圖分析上的卓越貢獻。
現在,達瑞爾博士坐在自己實驗室的躺椅上,輕柔的電極似有若無地觸着他的頭顱,密閉於真空容器內的指針則開始前後擺動。他背對着記錄器——衆所周知,受測者若看到那些躍動的曲線,潛意識便會想加以控制,而導致明顯的反應——但是他知道,中央刻度盤顯示的是極爲規律、僅有小幅變化的σ曲線。自己的心靈強健而訓練有素,這是可以預期的結果。輸出的訊號經過放大與過濾,便能在另一個刻度盤上顯示小腦的腦波。此外,自額葉發出的腦波,有着尖銳而跡近不連續的跳躍;而表層區域的腦波,由於頻率範圍比較狹窄,不會有太劇烈的振盪……
他對自己的腦波圖樣瞭若指掌,就如同藝術家對自己的眼珠顏色一清二楚。
當達瑞爾從躺椅上起身時,裴禮斯・安索沒有發表任何評語。這個年輕人審視着那七條曲線,迅速而毫無遺漏地一路看下去。從這些看似沒有意義的記錄中,他能夠明察秋毫,知道自己應該找些什麼。
“接下來,請瑟米克博士。”
瑟米克蠟黃的老臉十分嚴肅。腦電圖分析是一門新興的顯學,他知道得相當有限,甚至於心存芥蒂。他明白自己早已上了年紀,而腦波圖樣會反應出這個事實。當然,他臉上滿布皺紋、走路彎腰駝背、兩手不時顫抖,在在使他顯得老態龍鍾——不過那些只是生理現象。腦波圖樣卻有可能證明他連心靈都已老化。他的最後一道防線,他自己的心靈,眼看也要被人看穿,令他感到困窘不已且萬分不願。
電極很快就安置好了。當然,整個過程從頭到尾毫無痛楚。電極只會帶來極微弱的刺激,遠低於人體感覺的閾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