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霸唱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我實在等不下去了,便對Shirley 楊說:“我記得唐代風水宗師袁天罡的《兗天論》中,曾經描述過古人向山神獻祭的情形,與此間頗有相似之處。這山洞裏的石頭祭臺,很可能不只一座,咱們不妨在附近找找,也許還會有所收穫。”
Shirley 楊讓我看她和胖子剛清理出來的一面石刻,對我說:“這是最後的部分,是連在一起的兩塊。感謝上帝,還算能看清楚個大概,你也來看看。”
我見Shirley 楊的臉色有些古怪,看不出是喜是憂,似乎更多的是疑問,於是把狼眼手電筒和“劍威”氣步槍交給胖子,伏下身子去看那祭臺上的磨繪石刻。
我定下心來仔細觀看,那是一幕詭異無比的場面,在化石森林的水面中,一羣頭插羽毛的土人,乘坐在小舟之上,手中都拿着長長的竿子。那些竿子和木舟,我們在之前都曾經見到過,當時不知道是做什麼用的。
只是那些木舟中捆綁着很多大蟾蜍,可能大蟾蜍都是被這些土人在附近捕獲的,用繩索捆紮得甚是結實。那些大蟾蜍張着大嘴,表情顯得十分驚恐,似乎是在爲自己即將面臨的命運恐懼,都在盡力掙扎。刻畫得雖然簡單,卻極其生動,讓人一看之下,就能體會到一種大規模犧牲殺戮的悲慘氛圍。
數名頭插羽毛的土人,在一位頭戴牛角盔的首領指揮下,同時用長竿吊起一隻大蟾蜍,把它舉到半空,伸向化石森林石壁上的一個洞中,洞中冒出滾滾黑氣。
後邊另有一艘木船,擺放着幾隻變小了的蟾蜍,顯出一副死不瞑目的表情,圓滾滾的身體也變得乾癟,而且那些死蟾蜍石刻顯得毫無生氣,悲涼而又可怖,充分體現了生死之間的落差。
我只看了這些,便聯想到在山神廟內目睹的種種事物,那黑麪山神左右,各有一名山鬼服侍,一個捧着只火紅色的石頭葫蘆,另一個抓着一隻活蹦亂跳的蟾蜍,原來是表明這位鎮守大山的神靈,居住在一個葫蘆形的山洞之中,而且當地人在巫師的指引下,捕捉大量的蟾蜍來供養他。
我問Shirley 楊道:“那麼說咱們不是身體變小了,而是這山洞,確實是個葫蘆形狀,呈喇叭形,咱們從葫蘆嘴一樣的窄小山洞鑽進來,現在是走到了前半截葫蘆肚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