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霸唱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我接過一頁燒得只剩半邊的枯紙,那是一段掃描下來的甲骨文,我心說老頭子怎麼拿這樣的古董考我,別說甲骨文了,我連英文字母都沒識全。耐着性子把那段甲骨文看到頭,我一下子被頁角的小印章給吸引住了。整個章面呈正圓形,刻章的剖面直徑大概在一厘米左右,雖然是一個不規則圖像,可一眼就能認出來這枚印章和“一源齋”招牌上的霸王印是同模同樣的子母印。
“被偷的東西不止是公主面具,還有這塊甲骨文龜骨。”王浦元指着枯紙說,“依我看,這纔是他們真正的目的,其他的小動作不過是欲蓋彌彰而已。”
我有點兒糊塗了,就問他:“您老的意思是他們真正想要的是這塊龜骨,而偷印加公主面具只是爲了誤導我們?”
“不,不是誤導我們,而是套中套。”王浦元充滿自信地笑了一下,“你可知道這塊龜骨是在什麼地方出土的?”
我說甲骨文這東西,當然是在中國境內,跑不了殷虛附近。他笑意更濃:“錯,從歐文教授的這份報告上推斷,這塊龜骨是從印加帝國後期的遺蹟中挖出來的。”
乍聽王浦元說甲骨文是在印加人的遺蹟裏找到的,我只當他是老年癡呆了。沒想到秦四眼卻接着他的話問道:“王老闆說的,可是前些時候在加州海岸線上發現的‘石錨’?”
王浦元似笑非笑道:“這就是讀書人的好處,一點就通。不像有些兵犢子出身的人,呵呵,做了幾年摸金校尉就當自己是考古界的專家了。哈哈哈,殊不知自己那點兒專業知識簡直是貽笑大方。”
我被他們搞得一腦門子霧水,只好問秦四眼“石錨”是個什麼東西,跟我們說的龜骨有何聯繫。他推了一下眼鏡:“你在國內,消息閉塞可以理解。八十年代初期在加州海岸線上曾經撈上來一隻‘石錨’從製作工藝上推斷是中國古代航海專用的錨。經過碳十四的鑑定,這支錨大概有二千多年的歷史,這說明,早在哥倫布發現美洲大陸之前,中國人早就到達了這裏。”
“何止一千多年前,”王浦元掉起書袋來滔滔不絕,“早在《梁書·諸夷傳》中就有過扶桑國的記載。四十年代初朱謙之教授還曾經寫過一本《扶桑國考證》,從地理農作社會系統等方面,逐一考證了《梁書》中的扶桑國其實就是指的現在的墨西哥,中國人在公元5~15世紀前早就到達過美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