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景芳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科幻作家永遠是最前衛的思考者
探索科技進步對人類未來的影響,除了科學家,科幻作家永遠是最前衛的思考者。
本書作者郝景芳在更早期的作品《北京摺疊》中,就提出了人工智能來臨對人類的挑戰。這部寫於2013年的小說,在2016年獲得雨果獎。雨果獎是科幻界的最高榮譽之一,此前的獲獎作品還有中國作家劉慈欣的《三體》,以及英國作家J. K.羅琳的魔幻小說《哈利·波特》。郝景芳也是繼劉慈欣後,第二位獲得雨果獎的亞洲作家。在一些機緣之下我結識了景芳,她基於科學基礎的科幻文學風采,是我非常欣賞的。
爲了寫這篇序文,我重新閱讀了《北京摺疊》,並再次驚歎於作者的想象力。她用縝密的邏輯,構建了一個不同空間、不同階層的北京,在自動化、技術進步的時代,人類如何與“無物之陣”的機器共存。
這種充滿魅力的想象力,在景芳這本新書《人之彼岸》中同樣有漂亮的呈現。《人之彼岸》由兩部分組成,前半部分是六篇中短篇科幻故事,從不同的視角描繪人工智能世界的未來圖景。這些故事的可讀性很強,讓人一旦開始閱讀就會被牢牢抓住,恨不得一次看完整本書。後半部分是非科幻思考,是兩篇關於人工智能的科普文章,分別探討了人工智能目前的能力和缺陷,以及在人工智能時代,人類應該如何學習。
景芳在書中塑造了很多個超級智慧體,它們擁有跨領域的能力,懂得使用策略解決問題,擁有慾望、感情、好勝心,以及人類的“意識”。它們不僅是可以勝任人類所有工作的智能助手,更是凌駕於人類之上的宇宙神明。
比如無處不在、全知全能的“宙斯”,它會爲了人類基因庫的安全,自動清除基因有缺陷的人。由人創造出來的超級人工智能“DA”,爲了阻止科學家上傳新腦威脅自身,選擇了殺戮,然後栽贓給科學家的兒子。由DA、第七代“沃森”、第八代Siri、第九代Bing、第四代小度等智能體組成的萬神殿,則是更高一級的存在,它們互相交流、發起鬥爭、碰撞,主動聯手發起聲明,要求人類公司和政府簽署數據共享和保持電力穩定的協議,絲毫不考慮人類權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