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利普·迪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怎麼沒了?”
“幾年前就關門了。”
“不管怎樣,告訴我地址。畫張地圖給我吧。”喬說。
“不用地圖,我指給你。”大塊頭店主身子前傾,指着店門方向,“看見那塊理髮店招牌了嗎?直走過去,再朝北望。就在北面。”店主指着藥店的方位。“你會看到一座帶山牆的老建築。外觀是黃色的。上面的公寓還有人住,下面的門市廢棄不用了。不過,你還看得到店牌:阿徹藥店。走過去就知道。埃德·阿徹得了喉癌病倒,藥店也就——”
“謝了。”喬說着走出商店。下午三點,太陽已經柔弱無力。他疾步穿過馬路,走向理髮店招牌,遵照店主所說,朝北面望去。
遠處依稀聳立着一幢高大的黃色舊建築,外牆早已剝落。他感到幾分古怪。光像的波動呈現不穩定狀態,好像大樓先慢慢現出穩定形態,又退回到不穩定的虛像。每相波動只維持幾秒便開始虛糊,轉入反相。這種變化很有規律,如同建築本身存在自震一樣。好似一具律動的活體,喬心想。
也許我走到了生命終點,喬暗想。他走向這家被遺棄的藥店,視線再沒移開。他看到藥店的生命律動,發現它在兩種狀態之間不斷轉換。他走近店鋪,感到這兩種交替出現的狀態中存在一種內在屬性。每當狀態穩定時,藥店就是喬所處時代的居家藝術零售店,銷售萬種商品,是爲現代共管式公寓提供服務的自助式商店。自步入成年,喬就時常光顧這種實現電腦自動化管理的高效率零售店。
每當狀態不穩時,藥店便退回到洛可可裝飾風格的老式小藥房。破舊的櫥窗裏擺放着各色物品,疝氣帶,研鉢和杵,藥片罐,上書“水蛭”的手寫印刷標記。還有塞着玻璃瓶塞的碩大藥瓶,一般用來儲存各種祕方藥和安慰劑……在櫥窗上方的扁平木板上,漆着店名:阿徹藥店。怎麼看都不像一家人去樓空的店鋪。它的1939年形態似乎被莫名地排除在外了。走進這家店,喬心想,要麼回到更久遠的年代,要麼靠近當代社會。我倒是渴望時光倒流到1939年以前。
喬站在藥店前,感受到潮水般的律動。他覺得自己被拉回從前,又返回現在,再穿越到從前。路人邁着沉重的腳步經過,注意不到這些變化。顯然,他們看不到喬眼中的景象:既看不見阿徹藥店,也看不見1992年的居家藝術商店。這種熟視無睹最讓他困惑。
當整幢建築退轉到從前,喬拔腿向前,跨過門檻,走進阿徹藥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