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霸唱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我尋思找不出埋在熊耳山古墓裏的祕密,遲早要被惡鬼纏死,只好將生死置之度外,到地宮正殿一探究竟。
大煙碟兒之前說不敢再開棺取寶了,偏是個記喫不記打的主兒,等到挖開通往槨室的盜洞,早把前事扔在了腦後。
於是我和大煙碟兒連同田慕青,跟着厚臉皮,逐個從盜洞裏爬進正殿,石門後是一排木門,門戶裏面有轉軸,可以開關,正殿中黑沉沉的很是寬闊,手電筒加上火把,只能照到十步左右,四壁都有鑄成跪坐宮女形象的銅燈,裏面有魚膏燈油,厚臉皮用火把點起幾盞銅燈,地宮裏亮得多了,就見地上石磚都有“雲卷、虎豹、峯巒”之類的圖紋做裝飾,華麗莊嚴中透出幾分仙氣,大殿盡頭是一口彩繪巨槨,大逾常制,由三匝銅鏈鎖在一隻石獸背上,四周站列的披甲人形俑,被火把一映,臉上泛出暗淡的金光,怒容可畏,如同鎮殿將軍。
我們打量面前的披甲人形俑,就見這些鎮殿俑頭頂高冠,身上甲片皆爲玉片,竟是身穿玉甲。
我知道墓俑有很多種,比如有名的秦始皇兵馬俑,那是埋在陪葬坑裏的土俑,此類地宮棺槨旁的人俑,通常是叫鎮殿俑或站殿俑,有武士奴婢之類的形象,正殿中有身披玉甲的金俑,卻是我第一次親眼得見,以往連聽都沒聽說過。
大煙碟兒瞠目結舌,稱奇不已:“古時迷信人有三魂七魄,在九竅之內,人死之後魂魄會從九竅飛去,屍身因此腐爛,所以用玉堵塞九竅,以求屍身永存,這種觀念始自春秋戰國時期,傳到漢代有了金縷玉衣,玉衣以金絲貫穿,陰刻龍紋,也稱蛟龍玉柙,這些人俑上穿的不是玉甲而是玉柙,你們看站殿俑頭顱是金的,身上罩有玉柙,卻不知身子是否也是黃金,若是整個的金俑套玉衣,那可了不得。”
厚臉皮低頭看看手中的蛇皮口袋,又抬頭瞧瞧站殿俑,那金俑比常人高出多半頭,再大的袋子也塞不進去,金俑又不止一個,抱不走搬不動,好比是聞香不到口,這可夠讓人發愁的。
我讓厚臉皮先別動鎮殿俑,從沒聽說有金俑鎮殿之事,何況玉柙乃是帝王死後所穿,在漢代只有天子才能穿金縷玉衣,諸侯王以下用銀縷或銅縷,直到後漢曹操下令什麼都不許用,玉柙陪葬之風才徹底斷絕,且不說那棺槨中的墓主人是誰,這些東西又怎麼能穿在陪葬的鎮殿俑身上?
厚臉皮說:“你沒見過的多了,這玉柙就套在金俑身上了,你又能把它怎麼的?可把話說回來,鎮殿俑如果都是金的,咱壓根兒也搬不動它……”說着話,他用手拍了拍鎮殿俑的頭,誰知俑頭一碰就掉到了地上,發出“噹啷”一聲,聽上去好不沉重。
衆人面面相覷:“鎮殿俑的頭怎麼掉了?難道俑頭和俑身不是一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