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力金剛掌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一個電話打到武當山,接電話的正好就是晨光老道,聽張國忠形容完寒骨洞下的情況後,晨光老道表示那一池子的死玉以及水裏的雕塑並不是武當常用的陣法,自己也不知道到底是幹什麼用的。看來要想弄明白其中的祕密,就只能再闖寒骨洞以探究竟了。
雖說對寒骨洞裏的祕密無能國力,但這晨光老道卻打聽到了一些關於寶劍的線索:在武當藏經樓中有一幅繪於大明崇禎年間的古畫“仙師御劍圖”,不知出於何種機緣竟然鬼使神差地躲過了紅衛兵的洗劫,完好地保存到了現今。此畫作者是武當八代弟子龔林陽,畫中人物據傳是武當六代師李空觀。畫中李空觀所持的寶劍,從劍形到尺寸比例,簡直像極了這把長情劍。
“這把劍當初完好的時候我也見過,和畫中的寶劍簡直就是一模一樣。”電話中,晨光道長極爲肯定,“看來這把劍並非傳自師祖,而是武當歷代相傳,至少在明末就已經有了傳承。”
掛了電話,衆人又是一陣沉默,最後還是秦戈首先打破了僵局,“張掌教,我覺得咱們不要再亂猜了,我認爲八仙鎮妖典故中的那個言尚道人,就是朱允炆!”
“嗯。”說實話,張國忠也有此種同感,按武當的規矩,歷來都是劍隨人走,連張三丰的佩劍都沒有傳給後人,這慶泰劍就憑當初由楊孟氏後補的做工水平,又有什麼理由能夠成爲武當派的傳世名刃呢?唯一的解釋就是朱允炆雖然人在武當,但卻並未遵循武當山劍隨人走的規矩,將這把劍傳了下來,而後人不想、更不敢把這把多多少少也給帝王佩過的劍帶進自己的棺材。
“我早就說過,考古靠的是直覺和緣分,”秦戈一笑,“是不是朱允炆,是不是趙金舟,是不是寒骨洞,我相信所有的答案都在下面。”
“上仙,你這回下凡,可沒帶那堆特務用具。”老劉頭插嘴道,“下面的東西究竟爲啥逃跑現在可沒有百分之百的定論,是不是真怕這把劍還不一定,如果那個洞真像國忠說的大陰若水,咱現在手裏這傢伙可夠嗆能扛得住,怎麼說你也得想轍把那把打夾心彈的迫擊炮弄過來耍耍啊!”
“這個我早有安排,”秦戈微微一笑,“基金會的人已經把一切所需器材準備好了。”
“基金會?這又是個啥特務組織?”老劉頭皺着眉尋思了半天,好像前不久在思茅隱約聽秦戈說過一嘴,有個什麼基金會,“我說你們那麼明目張膽地在中國搞特務團伙,也不怕公安局給你們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