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風華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早在唐朝時,就已經有很多人開始收藏古董了。
最初,收藏只限於皇家。從中唐開始,收藏之風向大臣們那裏蔓延。從中唐到晚唐,著名的古董收藏家有:韓愈、張惟素、蕭祐、李方古、段文昌、裴度、李德裕等。
著名宰相李德裕在當時算首屈一指的收藏家,按史上記載,他“每好搜掇殊異,朝野歸附者,多求寶玩獻之”。
李德裕在長安的府邸位於安邑坊東南角。宅子雖然不甚宏大,但景緻極爲奇巧,庭院內“怪石古松,儼若圖畫”。一年盛夏,同僚在他家聚會,當時天氣悶熱,李德裕說不妨事,隨便把大家帶到一個屋子,屋中四壁上均是前人留下的名貴字畫。諸位入座後,頓感清涼無比,問其故,才知屋內還有一件稀世寶物白龍皮,爲新羅人所獻,將其浸入水中,四周則清涼如秋。
像這樣的寶物,在李德裕那裏只是九牛一毛。
德裕在洛陽城外三十里建有唐朝最著名的別墅平泉莊,裏面不僅有歷代稀貴的古董文物,更有天下奇花異草、珍松怪石。那些文物,放到現在,隨便一件都會值幾千萬元。
跟李德裕同時的李章武(官至成都少尹)也是當時著名的收藏家。
他的鎮宅之寶,是三國時諸葛亮使用過的佩劍。這東西要傳到現在估計也價值上億了。此外,他還藏有一種東西:人臘。也就是乾屍。當然不是一般人的,否則也沒什麼意義,而是一種小人的乾屍,通長只有三寸多,但眉眼明晰。據說,是僬僥國人。僬僥國,傳說中的小人國,《山海經·海外南經》中有記載。
下面要講的故事,跟一幅稀世名畫有關。
這幅畫出自盛唐第一流的畫家張萱之手。作爲仕女畫雙星之一(另一位是周昉),人們談起他,首先想起的是那幅流傳後世的《虢國夫人遊春圖》(現在看到的,傳爲宋徽宗摹本)。這幅畫名氣太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