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風華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延和元年(公元712年)秋,溫吞的唐睿宗傳位於英武逼人的太子李隆基。剪除亂政的韋后的政變,正是隆基與太平公主聯手發起的。隆基即位後改元先天,次年又改爲開元,玄宗時代就這樣開始了。
按說一切塵埃落定。
但太平公主心有不甘。武則天的這個女兒深得其母的性格與手腕。更關鍵的是,此時的太平公主,背景深、資格老、具大功、有能力,完全是則天二世,看來事情不好辦了。
果然,開元元年(公元713年)夏,太平公主網羅宰相竇懷貞、蕭至忠、岑羲、崔湜四人,意欲發動政變,廢掉唐玄宗,學着母親的樣子,弄個女皇噹噹。遺憾的是,她的對手不再是武則天時代的一樹軟柿子,也不是隻有野心、沒有手腕的韋后,而是能力比她更強的李隆基。
青壯年時代的李三郎,頗有當年世民的風采。發現太平蠢蠢欲動後,搶先下手,率另一名宰相郭震、龍武將軍王毛仲、內宦高力士、殿中監姜皎平亂,轉眼間逼得太平公主自殺,蕭至忠、岑羲被斬,竇懷貞自殺,崔湜流放。從此以後,這無限江山穩當如磐,開元盛世由此到來。
誅殺太平公主的事變中,助唐玄宗立大功的是上面提到的:郭震、王毛仲、高力士和姜皎。奇異的是,這四大元勳,在隨後的日子裏,除高力士外,其他三個皆因啼笑皆非的緣由坐禍。
先說郭震(字元振,以字顯稱於世),當時以兵部尚書同中書門下三品,也就是宰相了。
誅殺太平公主當年,玄宗心情非常好,在驪山集合了二十萬兵馬進行演練,皇帝本人親自擂鼓。但就在玄宗擂鼓擂在興頭上時,郭震突然心血來潮地走出大臣序列,出班向玄宗奏事。後者只好放下鼓槌,導致演練中斷。玄宗非常生氣。郭震到底想向玄宗稟報個什麼事?現在我們不得而知。玄宗當時想立斬郭震,幸虧另一名宰相劉幽求(《三夢記》裏闖進老婆夢境中的那位)求情,這才免了死罪,最終流放到遙遠的廣東。
再說那王毛仲,本高句麗人,長期追隨李隆基,爲心腹干將,在誅殺太平公主時,正因爲王控制了御林軍,才保證了事變最後成功。因功勞大,王毛仲越發驕橫,雖玄宗已封其爲左龍武衛大將軍,且開府儀同三司,這一榮譽在當時只賜給了玄宗的岳父、姚崇、宋璟三人。但王還不滿足,直接向玄宗要兵部尚書的官,玄宗沒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