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風華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李洪山人,善符籙,博知,嘗謂成式:‘瓷瓦器璺者可以棄,昔遇道,言雷蠱及鬼魅多遁其中。’”這是段成式在閒談中得到的一則隱祕的知識。
山人李洪最善符籙。古代道家修煉分多種形式,包括煉丹、占卜、祈禳、符籙……其中的符籙,多在捉鬼鎮妖時使用。這天,段成式去拜訪李洪,聊天中被告知雷蠱和鬼魅喜歡藏身於有裂紋的瓷瓦器皿中。
先說鬼魅。按唐人記載,李洪所言不虛:
憲宗元和年間,長安光宅坊有一市民,“其家有病者將困,迎僧持念,妻兒環守之。一夕,衆彷彿見一人入戶,衆遂驚逐,乃投於甕間……”
在這個元和年間的故事中,鬼魅隱遁時就選擇藏在甕瓦間。
福州有弘濟上人,齋戒清苦,曾在沙岸上得一顱骨,“遂貯衣籃中歸寺。數日,忽眠中有物齧其耳”,用手將那東西撥落後,“見有火如雞卵,次第入瓦下”。在這裏,那骷髏也是潛藏入瓦下。
鬼魅都曉得,那雷蠱呢?得先說說什麼是蠱。
在各種巫術中,蠱術應該是最神祕的。因爲蠱並非固有物種,而是人工培育和飼養出來的一種劇毒之王,誕生過程如下:
黑暗的室內埋一大缸,在五月(古時的兇月),捕捉蜈蚣、蠍子、蟾蜍、蛇、蜘蛛,將其置於缸內,然後壓上蓋子,貼上封條,叫它們互相吞食、蟄咬,一年後開封,便會有一物飛出,此物正是最後存活下來的那隻毒蟲,也就是蠱。關於蠱的樣子,我們不得而知。但有一點可以肯定,就是帶有劇毒。不過,它不會傷害主人,而是非常聽命於主人,會幫助主人去做事,任務完成後,飛回來,老老實實地待在缸裏。
《酉陽雜俎》中提到一則驗蠱法:“雞無故而自行飛去,家有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