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丏尊 / 葉聖陶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在抒情的、描寫人物或事件的文章裏,往往把周圍的境界,如室內情形、市街情形、郊野情形、自然現象、時令特色等等,或簡或繁地描寫進去。這些項目統稱爲背景。這名稱是從戲劇方面來的。舞臺的後方張着畫幅,或是山水,或是門窗,總之和劇情相稱;演員在畫幅前面演戲,就像揹着山水或門窗一樣。這就是背景。文章裏描寫周圍的境界,猶如舞臺上佈置一幅相稱的背景;靠着這背景,文章裏的主人公(好比演員)的一言一動一顰一笑更見得生動有致。舞臺上不能用和劇情不相稱的背景,文章裏不需要和主人公無關的境界的描寫,那都是當然的。
那麼,怎樣才相稱纔有關呢?回答很簡單:凡是具有襯托的作用的就相稱就有關,否則就不相稱就無關。畫家有“烘雲托月”的說法。月亮很不容易畫,用線條畫一個圓圈或是一個半圓,未必能顯出月亮的神采來;所以給烘上一些雲,在雲中間留出一個圓形或是半圓形,比較單用線條鉤成的月亮有意味得多了。這一些雲對於月亮就具有襯托的作用。
描寫背景的例子可以舉元人馬致遠的一首《秋思》(《天淨沙》)小令:“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這裏頭句句都是背景,只末了一句才說到那個主人公“斷腸人”。主人公怎樣呢?他並沒有什麼施爲,作者只用“在天涯”三個字來說述他的情況。可是這許多背景的襯托的作用豐富極了。你想,枯藤老樹,昏鴉飛鳴,小橋流水,人家三兩,一條荒涼的古道,幾陣寒冷的西風,瘦馬前行,差不多全沒氣力,而太陽也疲倦了似地快要落下去了。一個出門人心緒本來就不很好,又在這樣的境界之中,其愁煩達到何等程度,自可不言而喻。這和不畫月亮而畫雲,卻把月亮襯托了出來,情形恰正相同;可以說是專用背景來襯托的一個極端的例子。
上面的例子是背景和被襯托的事物相一致的。在有些文章裏,背景和被襯托的事物恰正相反,如滿腔煩悶的人獨處在歡聲笑語裏頭,飢寒交迫的人倒臥在高樓華廈旁邊,這叫作反襯。反襯顯示出一種對比,用得適當,效果也是很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