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丏尊 / 葉聖陶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我們說話、作文,常常有不把意思說盡、不把意思完全說明白的情形。在說着、寫着的當兒,固然只求應合當前的情境,適可而止,並非故意要少說一些,可是仔細研究起來,不說盡和不完全說明白自有它的作用。這二者都給對方留着自己去玩味、自己去發見的餘地,不致有損他的自負心。而他所玩味出來、發見出來的又和原意差不了什麼,那就不說盡等於說盡,不說明白等於說明白了。這種作用叫作暗示。從另一方面說,暗示還有一種好處:可以使語言、文章蘊蓄豐富,含有餘味。尋常喫東西,嚥了下去就沒有什麼了,那一定不是美味;可口的東西在嚥了下去之後,還有餘味留在舌上,足供好一會的辨嘗。具有暗示的文章也是這樣。寫在紙面的是若干字,而意義卻超出於這若干字,這就不能隨便把它丟開,看過以後,還得凝神去想那文字以外的意義;想又不一定一回而止,也許多想幾回,每回可以領略到新鮮的意義,因而教人永遠捨不得丟開它。沒有暗示的文章是決不會有這種魔力的。
詩、詞裏頭常常有利用暗示的地方。如《一個小農家的暮》裏說:
他含着個十年的菸斗,
慢慢的從田裏回來,
屋角里掛上了鋤頭,
便坐在稻牀上,
調弄着只親人的狗。
他還踱到欄裏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