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丏尊 / 葉聖陶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說明文所說明的對象,現在再舉出一種——抽象的事理。
譬如,我們要知道水的冰點是多少度,就去觀察。看見寒暑表(攝氏)降到零度的時候水就凝結起來,於是知道水的冰點是零度。在觀察的當兒,眼睛看得見的具體的事物只有寒暑表、水或是冰。至於“水的冰點是零點”,換一句話說,就是“水在溫度降到冰點的時候才結冰”,這不是一件具體的事物,而是一個抽象的事理,只能意會而不能目睹的。
看了上面的例子,什麼是抽象的事理就可以明白了。物理、人生事理等書籍中所述說的都是抽象的事理。這些文章都是說明文。
抽象的事理不是我們所能創造的。它附着於事物,只待我們去發見。在未被髮見之前,它早已存在了。既被髮見,它就成爲我們的經驗。因爲它是抽象的,發見得對不對、準確不準確往往成問題。譬如,某人精神不佳,彷彿看見眼前閃過一個黑影子,第二天病了,他就說黑影子是鬼,他的病因是遇見了鬼。這似乎也是一個發見,也是一個抽象的事理,然而多麼錯誤多麼荒唐呵!醫生來了,仔細診察之後,發見他的病因是受了某種病菌的侵襲,或者是身體某種機能發生了障礙。如果承認醫生所發見的是準確的事理,就不能不說某人自己發見的只是虛幻的想頭。因爲同一事物在同一情形之下,事理不會有兩個的。爲增進經驗,應付生活起見,我們需要準確的事理,不需要虛幻的想頭。所以在發見的時候必須極其審慎,以免結果的錯誤、荒唐。又,我們所知道的事理很多,不盡由自己去發見,大部分還從傳習得來;看了書籍,聽了教師、家人、朋友的指授,我們就多懂了許多的事理。這些當然有可靠的,但未必完全可靠。所以,對於從傳習得來的事理,也得審慎檢查,淘汰一番,才能把它們應用。
述說抽象事理的說明文,像“水的冰點是零度”是最簡單的了。通常的沒有這麼簡單,往往須把一串的事理聯結起來,這一串的事理或由自己去發見,或根據大家所公認的。怎樣由自己去發見呢?怎樣知道大家所公認的一些事理呢?那是各學科方面的事情,整個生活裏的事情,不只是國文科方面的事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