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迅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我們總有法子想。比如水苔,頂好是做滑溜翡翠湯,榆葉就做一品當朝羹。剝樹皮不可剝光,要留下一道,那麼,明年春天樹枝梢還是長葉子,有收成。如果託大人的福,釣到了黃鱔……”
然而大人好像不大愛聽了,有一位也接連打了兩個大呵欠,打斷他的講演道:“你們還是合具一個公呈來罷,最好是還帶一個貢獻善後方法的條陳。”
“我們可是誰也不會寫……”他惴惴的說。
“你們不識字嗎?這真叫作不求上進!沒有法子,把你們喫的東西揀一份來就是!”
他又恐懼又高興的退了出來,摸一摸疙瘩疤,立刻把大人的吩咐傳給岸上,樹上和排上的居民,並且大聲叮囑道:“這是送到上頭去的呵!要做得乾淨,細緻,體面呀!……”
所有居民就同時忙碌起來,洗葉子,切樹皮,撈青苔,亂作一團。他自己是鋸木版,來做進呈的盒子。有兩片磨得特別光,連夜跑到山頂上請學者去寫字,一片是做盒子蓋的,求寫“壽山福海”,一片是給自己的木排上做扁額,以志榮幸的,求寫“老實堂”。但學者卻只肯寫了“壽山福海”的一塊。
三
當兩位大員回到京都的時候,別的考察員也大抵陸續回來了,只有禹還在外。他們在家裏休息了幾天,水利局的同事們就在局裏大排筵宴,替他們接風,份子分福祿壽三種,最少也得出五十枚大貝殼(19)。這一天真是車水馬龍,不到黃昏時候,主客就全都到齊了,院子裏卻已經點起庭燎(20)來,鼎中的牛肉香,一直透到門外虎賁(21)的鼻子跟前,大家就一齊咽口水。酒過三巡,大員們就講了一些水鄉沿途的風景,蘆花似雪,泥水如金,黃鱔膏腴,青苔滑溜……等等。微醺之後,才取出大家採集了來的民食來,都裝着細巧的木匣子,蓋上寫着文字,有的是伏羲八卦體(22),有的是倉頡鬼哭體(23),大家就先來賞鑑這些字,爭論得幾乎打架之後,才決定以寫着“國泰民安”的一塊爲第一,因爲不但文字質樸難識,有上古淳厚之風,而且立言也很得體,可以宣付史館的。
評定了中國特有的藝術之後,文化問題總算告一段落,於是來考察盒子的內容了:大家一致稱讚着餅樣的精巧。然而大約酒也喝得太多了,便議論紛紛:有的咬一口松皮餅,極口歎賞它的清香,說自己明天就要掛冠歸隱(24),去享這樣的清福;咬了柏葉糕的,卻道質粗味苦,傷了他的舌頭,要這樣與下民共患難,可見爲君難,爲臣亦不易。有幾個又撲上去,想搶下他們咬過的糕餅來,說不久就要開展覽會募捐,這些都得去陳列,咬得太多是很不雅觀的。
局外面也起了一陣喧嚷。一羣乞丐似的大漢,面目黧黑,衣服奇舊,竟衝破了斷絕交通的界線,闖到局裏來了。衛兵們大喝一聲,連忙左右交叉了明晃晃的戈,擋住他們的去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