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珀·李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有一天在學校裏,我就遇上了迫不得已的情況。我們每週有一節時事講評課,要求每個孩子從報紙上剪下一則新聞,把內容記得爛熟於心,然後講給全班同學聽。據說這個做法能幫助孩子們克服種種缺點:站在自己的同學面前發言,可以促使一個孩子做到身姿挺拔,鎮定自若;做一個簡短的演講能培養孩子有意識地遣詞造句;記誦時事新聞能提高孩子的記憶力;被單獨拉出來完成一件事兒還會讓孩子更渴望回到集體中去。
這項活動意義深遠,但在梅科姆照舊不遂人願。首先,農村孩子很少能看到報紙,這樣一來,講評時事的任務就落在了鎮裏孩子的頭上,從而讓那些坐校車的孩子更加深信不疑,認定所有的風頭都讓鎮上的孩子給佔去了。能弄到報紙的農村孩子帶來的剪報,往往是從他們所謂的《真勇報》上剪下來的。這份出版物在我們的老師蓋茨小姐眼裏,是讓人嗤之以鼻的僞劣小報。一趕上有哪個孩子複述《真勇報》上刊載的新聞,蓋茨小姐就眉頭緊皺,我想不明白這是爲什麼,不過好像是和喜歡鄉村小調、拿糖漿餅當午餐、屬於“打滾教派”注,還有唱《小毛驢歡樂曲》的時候把“驢子”唱成“爐子”之類的有關——所有這些都是州里給老師們付工資讓他們刻意去掃除的陋習。
即便如此,還是有很多孩子根本不知道什麼是“時事”。比如說小查克,他非常瞭解牛的習性,不亞於一個百歲老人。那天,他給大家講起了“納徹爾叔叔”的故事,纔講到一半就被蓋茨小姐打斷了: “查爾斯,這不是時事,是廣告。”
好在塞西爾· 雅各布斯還算明白什麼叫“時事”。輪到他的時候,他走到教室前面,開口就是: “老希特勒……”
“是阿道夫· 希特勒,塞西爾,”蓋茨小姐糾正道,“不能一上來就說老某某。”
“好的,老師。”塞西爾說,“老阿道夫· 希特勒一直在拍害……”
“是‘迫害’,塞西爾……”
“不對,蓋茨小姐,這上面寫的就是‘拍害’——好吧,反正就是老阿道夫· 希特勒一直追殺猶太人,把他們關進監獄,沒收他們所有的財產,不讓他們任何人出境,還清洗所有智力低下的人……”
“清洗智力低下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