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迅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大哥!你起來!出兵了!”他恭敬的垂手站在伯夷的牀前,大聲說,聲音有些比平常粗。
伯夷怕冷,很不願意這麼早就起身,但他是非常友愛的,看見兄弟着急,只好把牙齒一咬,坐了起來,披上皮袍,在被窩裏慢吞吞的穿褲子。
“我剛要練拳,”叔齊等着,一面說,“卻聽得外面有人馬走動,連忙跑到大路上去看時——果然,來了。首先是一乘白彩的大轎,總該有八十一人抬着罷,裏面一座木主,寫的是‘大周文王之靈位’;後面跟的都是兵。我想:這一定是要去伐紂了。現在的周王是孝子,他要做大事,一定是把文王抬在前面的。看了一會,我就跑回來,不料我們養老堂的牆外就貼着告示……”
<img src="/uploads/allimg/200627/1-20062G4064VF.jpg" />
伯夷的衣服穿好了,弟兄倆走出屋子,就覺得一陣冷氣,趕緊縮緊了身子。伯夷向來不大走動,一出大門,很看得有些新鮮。不幾步,叔齊就伸手向牆上一指,可真的貼着一張大告示:
照得今殷王紂,乃用其婦人之言,自絕於天,毀壞其三正,離逷其王父母弟。乃斷棄其先祖之樂;乃爲淫聲,用變亂正聲,怡說婦人。故今予發,維共行天罰。勉哉夫子,不可再,不可三!此示。
兩人看完之後,都不作聲,徑向大路走去。只見路邊都擠滿了民衆,站得水泄不通。兩人在後面說一聲“借光”,民衆回頭一看,見是兩位白鬚老者,便照文王敬老的上諭,趕忙閃開,讓他們走到前面。這時打頭的木主早已望不見了,走過去的都是一排一排的甲士,約有烙三百五十二張大餅的工夫,這才見別有許多兵丁,肩着九旒雲罕旗,彷彿五色雲一樣。接着又是甲士,後面一大隊騎着高頭大馬的文武官員,簇擁着一位王爺,紫糖色臉,絡腮鬍子,左捏黃斧頭,右拿白牛尾,威風凜凜:這正是“恭行天罰”的周王發。
<img src="/uploads/allimg/200627/1-20062G4064Y07.jpg" />
大路兩旁的民衆,個個肅然起敬,沒有人動一下,沒有人響一聲。在百靜中,不提防叔齊卻拖着伯夷直撲上去鑽過幾個馬頭,拉住了周王的馬嚼子,直着脖子嚷起來道:
“老子死了不葬,倒來動兵,說得上‘孝’嗎?臣子想要殺主子,說得上‘仁’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