糰子來襲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今日勘測的河道在元江上游,再往上走兩裏地就是大渡堰。
楚承稷同岑道溪駕馬從小道往山上走,至一方高崖處方停下。
元江過境之地,兩岸青山都是刀削斧劈過一般,山壁岩層裸露,陡直峭立,底下江水湍急奔湧,水聲隆隆。
只不過其他山脈都還能從岸上找法子上山,兩堰山則是四面環江,壓根沒有上山的路。
兩堰山似一座江中巨島,硬生生將元江的水分爲了兩股,兩股江水各呈馬蹄形繞過兩堰山後,又在下流主河道彙集。
左邊的江水分支挨着雲州,建了魚嘴堰蓄水,以便灌溉雲州境內的農田;右邊的江水分支則屬青州,因青州地界橫跨南北,延伸至了下游的元江主幹道,且常年雨季發澇災,旱季又缺水,故在青州境內的元江主幹道修建了大渡堰蓄水。
中間的兩堰山地處青州和雲州交界處,不屬青州管轄,也不屬雲州管轄,這也是祁雲寨能短時間在兩堰山起勢的原因,畢竟兩邊州府都不願喫力不討好,去州外剿匪。
岑道溪帶着楚承稷所來的這個山崖口,往下看正好能看到大渡堰和元江這一片流域的走勢。
他下了馬,指着大渡堰道:“下官查過青州歷代關於大渡堰的卷宗,十萬畝水域的蓄水庫,便是在大旱時節,也足以供給整個青州的農田用水,建於雲州的魚嘴堰蓄水能力不亞於大渡堰。”
山崖之下,是煙波浩蕩的一片青碧色水域,正因爲有大渡堰水庫在,青州以南的地域夏季才從不懼乾旱,孟郡靠着江淮一帶的糧食收成,纔有了南方糧倉之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