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水小草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東都崇業坊集賢園乃是裴家世代所居,園中有一池名爲“平津池”,池邊茂竹森森,水竹相映,又以穿鑿出的假山造景,每一叢竹子每一片池都景色各異,池中也有小島,以廊橋勾勒連接在碧池之上。
池中水心亭上,裴道真放下茶碗,苦笑道:
“如今這東都,我敢見之人,也只有成瑞與契塵你們二人了。”
坐在他對面之人穿着一身靛青衣袍,年紀四十上下,捋了一把鬍子,連聲道:“阿真你心中有怨只管說便是,阿瑤來信與我,告訴我北疆女官之事可解阿盈之困,我哪裏想到這定遠公在別處要錢要糧要族中子弟,在阿真你這裏就連人也要了?”
“崔玠崔成瑞,這都何時了,你還與我講這輕薄之言?!眼下滿東都都以爲我裴家是早知了這通商之事,纔在於家宴上給定遠公做臉,裴家世代清名,幾乎要賠了個乾淨!”
那靛青袍的男人就是崔夫人的大兄崔玠,時任太常寺卿,他曾在裴傢俬學讀書,與裴道真可以說是自幼相識,自然,這是裴道真的“幼”,畢竟他今年四十有四,足足大了裴道真八歲。
“既然不想去就拒了便是,我家小妹既然愛極了那衛臻,想來她定不是什麼心胸狹隘之人,你說你不想去,自然有無數人等着去。”
“崔施主,裴施主若是不想去,就不會這般生氣了。”
說話的是湖心亭中的第三人,他頭頂戒疤身穿僧袍,不像另外兩人那般端坐,而是斜靠在一旁,手中還拿着一本書冊。
“東都城裏世家與寒門爭權奪勢,裴施主怕是早就呆煩了,北疆之地雖然總傳說苦寒,可我在定州的師侄曾言,定遠公佔了薊州、平州、檀州一帶後只在第一年以定遠軍兵符作抵,從滄州府借了糧,第二年便還了糧,那之後三州只見人去,未見人逃,四年前大旱,雲州新州等定遠公轄地不但沒有人逃荒,還招了流民去挖井,天災人禍不斷卻路無餓殍,這般地方,若非還有經書未曾抄完,貧僧也想去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