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東匹夫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曹操以“如果調走刺史陶謙及其嫡系,難免導致交接期間幽州軍力出現真空,給張純和漁陽烏桓趁虛擴大地盤的破綻”爲由,勸諫了袁紹的提案。
袁紹要堅持自己的意見,當然必須就這一點做出反駁。
他又旁若無人地在何進面前來回踱步思索,過了好一會兒,終於從腦中榨出一條計策:“陶謙是必須要調走的,公孫瓚麾下新募烏桓突騎,也不宜留在幽州。若是擔心交接空虛,不如再調遣外州胡兵到幽州補充,震懾烏桓——此‘驅虎吞狼’之計也!”
袁紹說到這兒,場內無一人質疑,都是在全神貫注地聽他具體有何高見。
但李素心中卻是“突”地嘀咕了一下,閃過一個不詳的預感。
“驅虎吞狼”這四個字,出袁紹之口,入何進之耳,似乎從來就不會有好事發生吧?這弗萊格也立得太大了。
你丫明明是那種連董卓都想借來“驅虎吞狼”的傢伙,每次一驅都會釀成更大的禍患!
就在李素擔憂的時候,袁紹揭開了謎底:“我覺得,不如請陛下降詔南匈奴羌渠單于,勒令羌渠單于派匈奴大將率雲中、定襄、西河等處騎兵,前去幽州平叛。
如此,定然可以以胡制胡——駕馭胡人之關鍵,便在於不能用本地胡人鎮壓本地胡亂,而要異地調防,使其不能相互勾結。以幽州烏桓擊涼州羌人、再以幷州匈奴擊幽州烏桓,豈有不諧之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