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東匹夫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自古以來,人類進入穀物社會的最大原因,並不是穀物產量高或者好喫,而是因爲穀物可以長期貯藏。這才爲稅收和國家上層建築的出現構建了基礎。
所以李素前世早年看過不少網絡小白文,經常意淫“提前大航海、引進土豆後就不用種水稻小麥了,人口可以扛過大爆炸了”。
但這些也就意淫意淫罷了,還是一點農事都不懂的——德國人號稱夠愛喫土豆了吧,17/18世紀不也得種至少三分之一的小麥?怎麼可能完全不種穀物。土豆再多,當時臘月和春荒還是得喫小麥。
因爲穀物可以存好幾年不爛,這個優勢是一切非穀物不能比的,包括薯類也不行。
哪怕21世紀中儲糧的技術,土豆也就存一兩年,還得保證各種通氣環境,而前現代科技時的土豆,只能是當年現喫。
所以,既然要打擊叛軍的小麥,又不太打擊敵佔區的百姓民生,最好的辦法就是從時間維度下毒手!
我不太打擊敵佔區的糧食總產量,但我打擊這些糧食在時間線上的分佈!
讓叛軍無法把現在的糧食置換成將來的糧食!
讓叛軍七到九月有充足的食物寅喫卯糧,但是入冬之後被餓死,逼你投降!
同時,又不至於像張南那樣,在叛軍餓死之前過早餓死百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