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東匹夫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吳匡如同抓住了救命的稻草,立刻主動向朝廷請奏:“願意放棄大部分兵權,只帶本部嫡系親衛,隨巴郡太守蔡邕、使中郎將李素一起去益州,在李素的監視下幫忙招降劉焉,並奪回自己的侄兒侄女,避免侄女被劉焉聯姻,以明自己絕對忠於朝廷之志、絕無勾結劉焉。”
當吳匡表示願意放棄兵權自請外放時,董卓一派彈劾他的火力立刻就收斂了。
董卓本來就是怕京軍勢大,先趕走一兩個就好,他跟吳匡又沒有深仇大恨,用不着往死裏懟。
甚至董卓後來對付袁紹、袁術時不也這麼幹的麼——董卓把跟吳匡同爲北軍中郎將的袁術提拔爲後將軍,代價則是把袁術趕到南陽,想的就是“我可以給你們更多的利益,但前提是你們得走,不能留在京城礙手礙腳”。
“給你南陽/渤海一套房,收回雒陽一張牀”,這就是董卓處理京中反對勢力的主要手法。
最終,吳匡被允許帶領本部親衛一個營七百人,加上剛來的別部司馬高順的一個營七百人,加上心腹家丁、元戎從騎,共計一千五百人,被李素監督着帶去益州勸說劉焉、自證清白。
除了這一千五百人之外,吳匡在北軍擔任中郎將時的其他部下兵馬,都被董卓系和留任的張璋瓜分了。吳匡本人的官職,則從中郎將級別處分爲“步兵校尉”,降了半級,淪落到跟趙雲並列。
丁原想過保住吳匡,可惜吳匡自身黑料太多,公事公辦都保不住,只好眼睜睜先看着這一部人馬被蠶食。
不過,處分歸處分,吳匡畢竟是剛從中郎將罰爲步兵校尉的,他的兵出京辦事時,理論上當然可以開朝廷武庫拿取裝備——事實上,歷史上袁術被外放爲後將軍時,他也是從武庫裏拿了原本當虎賁中郎將時應得的那一份武器裝備的,所以袁術軍早期武器才那麼精良。
京師武庫,如今按說左右中郎將、虎賁中郎將、金吾衛各有一份。歷史上袁術帶走了京師武庫大約兩成的儲備,剩下除了零星領取外,其他都被董卓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