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東匹夫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這一次,相當於吳匡扮演了袁術出京時的待遇,也可以領取那麼一份。
董卓看在“反正京師武庫也還不是我的,早走一個競爭對手對我謀取後面大局有好處”,也就沒有心疼和阻攔。
北軍五校按編制常年有魚鱗甲七百副配額,五校一共在武庫存了三千五百副魚鱗鐵甲,札甲總數一兩萬,這都是東漢朝廷一百多年來的武器裝備積蓄,當然也有很多積年舊貨朽爛。
吳匡就按照慣例領走了七百副魚鱗鐵甲(也就是玄甲,表面是氧化層所以黑)、一千三百副札甲。數量上董卓也沒卡他,就是儘量挑年代久遠鐵鏽多的湊給他。
之所以札甲是一千三,是因爲趙雲麾下那五百帶進城的騎兵參與了救駕,所以可以開恩分配札甲。吳匡一千五百人和趙雲親兵五百人,一共是兩千人,能領兩千副甲——劉備陣營打了三年多仗,攢下的全部家底,估計都還沒兩千鐵甲呢。
然後,其餘進攻性的兵器,基本上也都是挑了兩千套滿額:兩千杆長兵、兩千柄精鋼打造的刀劍、還有一千張腰引弩、一千張蹶張弩、一百部牀子弩。
搜刮完這些武器,然後又在盧植的默許、丁原和董卓的不想過問情況下,把東觀、蘭臺的文物典籍徹底搜刮一番,李素就差不多做好離京的全部搜刮準備了。
不過,讓他沒想到的是,看到他搜刮武庫外逃,居然還蝴蝶效應導致了另外一個人慫包外放了——袁術居然比歷史同期早了一點時間,跟董卓達成默契,明升暗外調,升官爲後將軍,調出京城。
可能是袁術也預料到這事兒不能善了,想要跑路積蓄力量了吧。他也拿了跟李素差不多多數量的一份,去了南陽。
九月初一的大朝會時,能制衡董卓的李素、吳匡、袁術三方勢力都要走了。丁原顯然也沒預料到他的謀劃會被董卓粗暴的推進逼到如此岌岌可危的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