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東匹夫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正常仁慈之君募兵都是十戶抽一兵,甚至輕徭薄賦一些的二十戶抽一丁。李素建議的“五丁抽一兵”,嚴格來說比例是很高的了。
但也要看到一點區別:其他諸侯的十戶一兵,是建立在“只有當兵的人本人免賦稅徭役”,但其他九戶不出兵的人家還是要繳稅服徭役的。
李素建議的徵發比例雖然提高了數倍,卻是讓其他連成保甲的親戚鄰居都受益了,把他們的稅也徹底免了,所以可以省掉整套徵稅班子,把行政成本壓到最低。這個比例管理起來簡單粗暴,也很符合蠻子數學不好、不喜歡算來算去的脾性,應該會有不錯的治理效果。
蔡邕聽了若有所思,但隨即意識到一些問題:“讓蠻人以兵役代替賦稅徭役,那豈不是說他們永遠不能以錢糧補助地方和朝廷了?有天子明詔讓劉焉回京,蜀中定然傳檄而定,賢婿爲何會覺得將來還有很多戰事要打?兵沒事兒乾的年份怎麼辦,不是白白浪費人力?”
李素搖搖頭,看來自己這個準岳父還是把問題想簡單了。
他真以爲,有了何進輔佐少帝時的聖旨,劉焉就會乖乖束手待斃了?
京官就是習慣了朝廷官場邏輯,而缺乏亂世爭霸邏輯的思維,腦子一時切換不過來。
而在李素看來,少帝的旨意,最大的價值並不是在軍事行動階段,而是將來打完仗後的收攏人心、治理統治階段。
至少,原本歷史上的劉備,入川之後可是受到了很多內部行政效率上的掣肘,以及人心的渙散,導致劉備和諸葛亮不得不把蜀漢運作成一個軍政府,通過北伐轉移矛盾和注意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