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東匹夫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正因如此,李素這兩年從來沒有親自投資過織錦作坊這種需要管理很多女工的生意。
他寧可自己的資本只賺繅絲的錢,不養蠶不煮繭不織錦,盯着產業鏈上最爲“高技術、重資產”的環節薅,別的環節都讓給友商。
只跟錢和技術打交道,就可以少管人,那太累了。
而關羽張飛在酒桌上聽了李素這番推心置腹的話之後,也頗以爲然,他們也發現,自己家人的置辦產業可以學習這個思路,所以也紛紛表示願意爲國家的興修水利出一份力。
當然了,關羽張飛的思想肯定沒有李素那麼開放,讓他們不管織機工坊他們做得到,但是古人對田地的渴望還是免不了的,所以他們寧可分出一部分家產多買丘陵桑園、弄上千百戶佃農爲自己種桑養蠶。
對此李素當然不會去勸了,漢人“囤積農用土地”的狂熱是很難改掉的,哪怕已經是鄉侯亭侯有幾百上千戶子民,也依然嫌不夠。
他只要看到關羽也對修築‘樂山堰’非常認真上心,表示過完正月立刻帶兵開始施工,李素就很滿意了。
有錢大家賺,豈不美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