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東匹夫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皇帝又不是做慈善發福利的,把好處拿走就行,又不一定要對恩人感恩戴德。
清朝繼承了一世一元制,就是借鑑繼承了“承認殿興有福,反對天人感應”的好處。
所以,讀歷史書千萬不能隨便只讀個結論和事件。
宋濂方孝孺這些人當時的貢獻,是遠比後人覺得的大的,至少他們極大削弱了從劉徹到朱元璋、中間一千四百多年的“神鬼天意迷信”對國家的束縛力度。
不能因爲朱棣後來把他們的家族滅門了,就因爲粉朱棣、便抹殺死者在正統論哲學上的功績。
歷史從來不是簡單的對錯,不存在“好人的敵人就一定是壞人”。朱棣即使有武功,不代表他殺的人都是壞的。
更不能因爲後世人對儒家的普遍壞印象、網上一片罵“世家大族”的流量密碼,就把讀書人當中那些試圖做出改良優化的人的努力,也統統無視。
而李素作爲這個世界的《殿興有福》締造者,當然在這種大是大非的綱常正統上不能含糊,必須堅決建議劉備也搞一世一元制。
否則要是把這事兒疏忽漏過去了,將來等其他後人鑽研學術、琢磨明白其中道理、再打着他的旗號提出、那他李素可丟不起這個人吶。
李聖作爲《殿興有福》的締造者和集大成者,怎麼可以犯這種低級錯誤?一個人的學術體系得邏輯自洽,這是封聖的基本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