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深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在張冉進宮後的第六日,大明軍機處正式成立,軍機處有軍機大臣五人,分別由廖煥之、鄔思道、王樊、董大山、王東擔任,另外還有三十餘人入軍機任職,這些人主要是作爲軍機處的普通人員,品級在七品至六品不等,將在各部和第一次科舉後在京任職的人員中進行挑選。
對於五位軍機大臣的人員確定,朱怡成是存了些心思的,從表面上來,文官三人,武將二人,但實際上鄔思道屬於朱怡成的夾帶,而其餘四人中,也就是廖煥之是真正的文臣,再者他本就是文官之首,入軍機更是理所當然。
除去廖煥之和鄔思道外,王樊雖屬於文官,但王樊實際上代表的是商人階級,這也是朱怡成用這種方式來表示他對商人階級的重視,更是向天下人表明如今大明已不存在四民劃分,提高商人地位的實質性決策。
董大山作爲軍中第一人,同樣也代表着陸軍,董大山入軍機類似於廖煥之。至於王東,則代表新興的海軍勢力,所以這一次軍機處的成立和軍機大臣的人選從歸根結底來講分別是:文官、商人、陸軍、海軍然後再加鄔思道這個皇帝夾帶中人。
就此,大明軍機處成立,各軍機大臣正式上任,也標誌着大明政治格局的第一次改變。對於軍機處的成立,朝中衆人並未有太多反應,因爲大多數人僅以爲這個軍機處只是類似於內閣的機構。不過擔任軍機大臣的五人卻清晰的明白自己未來的職權,也知道朱怡成爲什麼建立軍機處的目的。
在軍機處成立的同時,還有一個部門,也就是通事處也成立了。和大張旗鼓的軍機處不同,通事處的成立很少有人知道,僅僅只限於極少數人知曉。
通事處的辦公地點也不起眼,它的位置在離錦衣衛不遠的地方,門口也僅只是掛了個牌子。但許多人不清楚,這個通事處的成立其實代表和大明海外情報機構的建立,同時也是對錦衣衛獨攬情報大權的一次拆分。
通事處的主官品級不高,僅爲從三品,本官稱提督四夷通事,以此官名來看,類似於之前的四夷館館職,也是因爲這個原因,普通官員只以爲通事處和之前的四夷館沒什麼兩樣,不過他們並不清楚,朱怡成之所以這麼做正是這個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