傲骨鐵心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此外,通州、泰州又有以程霖新一營、沈瞎子的沈字營爲主力的九千多人。
這也是陸四倍感驚喜所在,當初他只給了程霖、沈瞎子不到三千人“東征”,沒想到這兩人不但靠這三千人拿下了泰州、海州的廣大區域,還將部隊一下擴編到近萬人。
戰果之大,擴兵之多,讓陸四對賣油郎和扶重的真是刮目相看,也不禁想到前世某支軍隊中那些大半都是農民出身的將領。
一個連拉出一個營,一個營拉出一個團,一個團拉出一個旅……
如果不是程霖和沈瞎子那邊也沒有繳獲到明朝水師的戰船,陸四認爲這兩個大字不識的傻大膽說不定都能把江南給他掃平。
鹽城、興化這裏有夏大軍的風字營,徐和尚的新三營,輜重營以及其餘鹽城縣各營,雖然因爲興化這塊糞坑中的石頭使得夏、徐、蔣等人沒法擴大戰果,也沒法擴軍,但也有七千多人。
如此,加上寶應廣遠那邊,高郵的二陳,僅從賬面計算,陸四領導的淮軍南路軍就已經多達三萬七千餘人,這個兵力和留在淮安城的北路軍差不多,實力卻是遠超北路軍,這是絕對沒有疑問的。
此外淮軍老營已收納八千餘將士家屬,不過老營都是老人婦孺,所以不計戰兵。
高達四萬人的南路軍,軍制最高不過營一級,各營兵力也不相等,有多有少,指揮系統也亂,且散在各處沒有形成“主力”這一概念,顯然已經不能適應淮軍“高速”發展的需求,更加不能適應即將到來的抗清鬥爭大兵團作戰的要求。
故而,早在從六合回來的路上,陸四在考慮“清鄉”的時候,就已經決定改編淮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