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蘭竹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後世有研究學者笑稱,這玩意兒就和甲骨文一樣,實用性確實低,更別說推廣了。
所以當大清滅亡的時候,朝滅政消,滿文很快就銷聲匿跡,滿人自己都忘記了這玩意兒,根本傳不下來。
胤礽認爲,滿文增加了滿漢隔閡。取締滿文不可能,滿清勳貴不會同意,也會動搖大清統治根本,但可以創造一個更簡潔的“滿語”。
胤礽拿出了自己的“滿語拼音”方案,把滿語圈點改成了字母,然後“吸漢語的血”,只取音不取意,爲漢語注音,將從秦始皇起就沒能完成的“字同音”大工程完成。這樣,大清其他百姓也會“滿語”啦。
好吧,說這麼多,其實都是假話。胤礽拿出來的就是漢語拼音而已。
他想打着推廣“更簡潔的滿語”的旗號,把漢語拼音表給弄出來,以讓更多的人更容易學習漢語。
更重要的是,“字同音”對維護國家大一統,與“書同文”一樣重要。官話推廣能減少各地隔閡,讓政令更好的推行。
現在的漢字全是用“切字法”,並不規範,且很繁瑣複雜。光是啓蒙,就需要非常大的門檻。
可以說,若不是有先生手把手的教,學子們要學會認字都很難。
所以在童生考試,許多人字都認不全。